見黑姑已經將系在竹筏右側的繩子,牢牢地栓在一塊凸起的岩石上,張在根才最後登上岸來。
在葉如柳的幫助下,石朗簡單整理了一下隨身攜帶的攀爬用品和用來防身及偵查的武器工具。
“上去後,儘量不要打草驚蛇,完成任務後,立刻撤離。我們在下面接應你。”見石朗收拾妥當,駱石印輕聲對石朗說道。
“放心吧,大人。”石朗說道。
“一旦被敵人發現,安全第一,迅速撤回。”駱石印再一次對石朗叮囑道。
“好的。”石朗應諾一聲。
“好,行動。”駱石印低聲命令道。
“石朗哥,加油。”葉茹柳迎著石朗向自己伸出的右手輕輕擊掌,低聲說道。
石朗找到一處岩石的凸起處,雙手緊扣凸出的岩石,縱身向上攀爬。
這種懸崖峭壁看似峭立險峻,但由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其上往往佈滿各種各樣的巖縫尖石,這對於能夠徒手攀爬城牆的石朗來說,攀爬難度不是太大。
唯一讓石朗擔心的,是這峭壁上會不會有鳥窩,如果有,一旦驚擾了其中的野鳥,就有可能弄出聲響來,驚到上面的倭國人。
石朗謹慎地向上攀爬,儘量不弄出任何聲音。
還算走運,直到石朗爬到接近那處山洞下沿的地方,一直沒有出現被驚起的鳥,看來,這處峭壁之上沒有適合鳥兒們築巢之處。
當然,也有可能是上面倭國人每天的取水活動,驚擾了曾經在此築巢的鳥兒們,使它們不得不另覓他處築巢。
爬到山洞下沿處,石朗將整個身體緊緊貼在石壁上,仔細聆聽身體上方的洞內動靜。
過了好一會兒,在確認洞內沒有聲響的情況下,石朗才手攀石壁,向洞內探出半個腦袋。
山洞內黑漆漆的。石朗凝神靜氣,向內觀望。石朗看到,洞內洞壁下方約一米處,是一處人工開鑿的平臺。根據平臺距離洞壁下沿的高度判斷,它顯然是為了洞內之人站在上面取水方便而開鑿的。平臺的下方是一處約有五六級石階的石階路。
石階路的底端通到一處擁有闊大空間的洞廳。洞廳內橫向擺放著幾十張長條木桌,每張木桌的兩側,各擺放一張長條木凳。從木桌的數量和長度估算,這處洞廳內可同時容納數百人就坐。
洞廳南北兩側石壁均被開鑿成石壁壁櫥,可以隱約看到壁櫥內摞放著瓷碗、瓷盆之類的飲食用具。
石朗初步判斷,這處洞廳極有可能是峰上倭國人的餐廳。他再一次仔細觀望一遍洞內各個角落,在確認無人的情況下,縱身躍入洞內,輕輕落在洞壁下的那處平臺上。
石朗隱住身形,環顧四周。洞廳內寂靜無聲。
石朗放輕腳步,順臺階下到洞廳內,然後,一個前滾翻,飛速閃到就近的,洞廳東側的,一處放著木桶的圓形石臺後。
石臺上面拴著一根粗壯的繩索,從散亂地盤在地面上的繩索的長度判斷,它應當足以將水桶順到下面的江面取水。
木桶的西面是一處人公開鑿出的大大的水池,裡面儲滿了清水。
石朗屏住呼吸,再一次仔細觀察洞內情況。從洞廳的頂部可以明顯看出人工雕鑿的痕跡。
難道這處洞廳不是天然形成,而是完全由倭國人開鑿出來的?石朗來不及考慮這類事情,他見洞內確實沒有倭國人,便站起身形向內行走。
走出大約十幾步遠,洞廳的右側石壁上,忽然現出一處不起眼的洞口。石朗閃身貼到洞口東側的石壁上,仔細聆聽洞內動靜。
洞內鴉雀無聲,異常寂靜。
石朗不敢貿然進入,他撿起地上的一塊小石子,輕輕拋進洞內。除了石子落地的輕響,洞內依然聽不到任何動靜。
石朗貼著洞口石壁,挪進洞內。
洞內的空間大約不到外面洞廳的五分之一。洞內空無一人。
在洞內西側的洞壁處,安放著幾隻大鍋,每一隻大鍋的一側,都有一座鍋臺。
鍋臺上面,雜亂地擺放著各種廚具和一些尚未用完的野菜獸肉等。
看來此處是倭國人的廚房。石朗不想在此處耽擱太多時間,他轉身向剛才的洞廳內走去。
就在石朗轉身的一霎那,目光敏銳的石朗突然發現,在最南面那處鍋臺南側的石壁上,有一處關閉著的木質小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