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將軍,轅門外有六位身穿商人服裝的人員求見,其中一人自稱名叫李如珠,他寫了一個字條讓我交給將軍。”李舜臣剛剛坐定,從觀禮臺下,快速跑上來一名負責在轅門處站崗的水軍士兵。
“快快呈上來!”李舜臣一聽到是侄兒李如珠來至此地,趕緊站起身來,接過那名士兵呈上的字條。
字條是摺疊起來地,看來侄兒是不想讓別人知道字條上的內容。
李舜臣小心翼翼地將字條拆開。他一眼就辨認出侄兒李如珠那娟秀的字型。只見紙條上寫著:大明錦衣衛指揮使駱士印駕到。
李舜臣看完字條上的內容,趕緊轉身對就坐的手下將官說道:“諸位,有重要客人來到。快快隨我到轅門迎接!”
眾將官不敢怠慢,紛紛起身,跟在李舜臣的身後,走下觀禮臺,向西南方向的轅門外趕去。
“叔叔,侄兒李如珠給你請安了!”轅門外,李如珠看到李舜臣率領眾將大踏步向這邊走來,趕忙迎上去給李舜臣施禮。
“你小子,比原來結實多了!”李舜臣扶起李如珠,親切地在李如珠的胸部擊了一拳。
“你的身體還是那麼結實健壯,簡直讓侄兒自愧不如!”李如珠笑呵呵地看著眼前自己的這位叱吒風雲的叔叔,說道。
“咱爺倆先別顧著客套,快快給我引見駱大人。”李舜臣鬆開抓著李如珠胳膊的手,向他身後的小分隊員望去。
“叔叔,這位就是駱大人。其餘的人找機會我再向你介紹。”李如珠領著李舜臣,來到小分隊員們身前,介紹道。
很顯然,李如珠不想在李舜臣的眾將官面前過於詳細地暴露每位小分隊員的身份。
“哎呀呀,駱大人親臨營寨,李某有失遠迎,還望多多恕罪!”李舜臣望一眼眼前器宇軒昂的大明錦衣衛指揮使,心中禁不住頓生敬意,趕忙率領眾將上前施禮。
駱士印聽李如珠講過他和李舜臣之間的叔侄關係。不用做介紹,他已經從方才李如珠對眼前之人的稱謂中,判斷出眼前這位已至天命之年,依然體格健壯的老將軍,就是令侵朝倭軍聞風喪膽的李舜臣。
駱士印還禮道:“李將軍屢敗倭賊,令倭寇聞風喪膽,可謂威名遠揚。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石朗、施天濟等人也都拱手施禮。
“駱大人言重了。李某隻不過是僥倖打了幾次勝仗。要想打敗倭賊,還要仰仗大明宗主的鼎力相助。幾位英雄長途跋涉,一路辛苦了。
“正好今天是我水軍第三艘龜船下水的慶典日,幾位英雄恰巧此時到來我水軍大營,可謂是雙喜臨門啊!來來來,此處不便多說,快請到裡面的觀禮臺就座。李某略備茶水果品,算是簡單地為諸位英雄接風洗塵。等慶典結束,李某再設宴款待駱大人和幾位英雄。”李舜臣熱情地將駱士印等人邀進轅門,向觀禮臺走去。
此時,早有水軍士兵多加了六把桌椅擺放在觀禮臺上。
李舜臣盛情邀請駱士印坐在自己身邊的主賓位子上。駱士印的右側依次是謝元、石朗、葉茹柳、施天濟和李如珠。
石朗之所以讓謝元坐在靠近指揮室的位子上,完全是為了指揮使和李舜臣交談的需要。
雖然此時的駱士印在用朝鮮語的交談上已經沒有多少障礙,但為了以防萬一,石朗還是將謝元拉到自己的上位就座。
李舜臣的手下則按職級大小依次坐在李舜臣左側的椅子上。
“駱大人,關於你所率領的入朝小分隊的英勇事蹟,我此前聽杜衡大體說過。小分隊深入敵後,縱橫馳騁,真乃是英雄壯舉呀!”大家剛剛坐下,李舜臣便抬手示意駱石印等小分隊員,品嚐擺在桌子上的蘋果、香蕉、葡萄等水果,並對坐在身邊的駱石印說道。
“李將軍過獎了。我們小分隊這一路走來,要不是有朝鮮朋友們的鼎力相助,想必不可能如此順利。而且還有幾位朝鮮朋友為保護我們獻出寶貴的生命。駱某每當想起這些逝去的朝鮮朋友,心情就會無比沉痛。”駱石印臉上現出一絲沉重。
“好了,駱大人,今天是個大喜的日子,咱們不說這些讓人傷心的話題。我這軍營中,在正式場合一般不準飲酒,請允許我以茶代酒,敬各位英雄一杯!”李舜臣見手下服務計程車兵為在座的各位端上茶水,便起身端起茶杯,同駱石印等各位小分隊員一一碰杯。
“不知杜衡他們現在如何?”碰完杯,駱石印問李舜臣。
“杜衡等幾位英雄現在正和我的幾名手下在一個重要島嶼上,詳細情況,容我以後詳談。他們可是幫了我的大忙了。”李舜臣說道。
“啟稟統制使,吉時已到,慶典儀式是否開始?”等李舜臣和駱石印兩人相互寒暄完畢,一直站在觀禮臺左側,負責指揮此次慶典儀式的那名水軍副將,上前稟報李舜臣。
“好,可以開始!”李舜臣朗聲命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