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令!”
那名水軍副將領命登上觀禮臺右側的一處臨時搭建的高塔。只見他站在高塔之上,令旗一揮,塔下喧鬧的聲音立刻安靜下來。
“水軍將士們,我們期盼已久的第三艘龜船,就要順利下水啦!下面有請統制使大人講話。大家鼓掌歡迎!”
高塔之上,傳來那名水軍副將飽含激情的聲音。
“啪啪啪——吼!”
塔下立刻傳出水軍將士們整齊劃一的響天震地的掌聲和威喝聲。
等掌聲和威喝聲停下,李舜臣從座位上站起,一雙虎目掃視一下觀禮臺下的眾將士,然後,朗聲說道:“全體水軍將士們,經過近百天的耐心等待,我們的第三艘無畏戰艦——龜船,今天終於就要下水了。
“它是我軍全體將士共同努力的結果。它標著我朝鮮水師戰力的大幅提升;標誌著我們離戰勝東瀛倭賊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臺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李舜臣衝臺下壓一壓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後,繼續說道:“今天是個大喜的日子,在這個全軍上下共同慶賀的日子裡,我們非常榮幸地迎來了幾位來自大明的尊貴客人。他們的到來,不但為我們增添了喜慶的氛圍,而且更加堅定了我們戰勝強敵的信心!”
臺下再一次爆發出長時間的掌聲。
等掌聲停下,李舜臣繼續說道:“我相信,只要我們宗、藩合力,在大明宗主國的鼎力協助下,我們一定會將倭賊消滅乾淨,救我子民,復我山河!”
李舜臣慷慨激昂的話語,立刻引來臺下眾將士的共鳴。大家齊聲高喊:“救我子民,復我河山!”
李舜臣再次衝臺下壓一壓雙手,示意大家安靜。然後,繼續說道:“下面,我要邀請坐在我身邊的,這位來自大明的尊貴客人和我一起,引燃龜船下水的第一聲禮炮。”
李舜臣說完,低頭向駱石印發出邀請。
“李將軍,那駱某就恭敬不如從命了!”駱石印見盛情難卻,便站起身來,隨李舜臣走下觀禮臺。
兩隊腰掛龍紋水軍刀的水兵衛隊立刻圍上前來,一左一右護衛著李舜臣和駱石印,向觀禮臺正前方約二百米的海岸邊走去。那裡擺放著事先安放好的十幾座巨型禮炮。
來到禮炮陣前,早有一名手持火把的禮炮兵,等在最左邊的那座禮炮前,見李舜臣和駱石印走近,便迎上前來,將手中的火把交到李舜臣手中。
“來,駱大人,讓我們共同點燃反擊倭寇的號炮!”李舜臣將手中的火把舉到駱石印眼前。
“好,祝願我們攜手同心,打敗倭賊!”駱石印伸出右手握住火把。
兩隻壯碩有力的大手將火把牢牢握在手中,慢慢將燃燒的火苗湊近禮炮的引信。
“轟——轟……”
隨著李舜臣和駱石印將第一座禮炮引燃,其它的禮炮也按順序,依次由站在它們身後計程車兵點燃。
一時間,禮炮轟鳴,響徹雲天。
等禮炮聲停下,現場的民眾和士兵中,又一次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在衛兵的護衛下,李舜臣和駱石印相攜著,重又走回觀禮臺。
“我宣佈:龜船下水!”
等駱石印坐定,一直站立身形的李舜臣高聲命令道。
聽到李舜臣的命令,站在高塔之上的那名水軍副將,衝著遠處小島上一直等候在龜船邊計程車兵揮動令旗。
“斧頭兵準備!砍斷纜繩!”
隨著傳令兵一聲高喊,巨型龜船身後十幾米遠的四顆粗壯的古松下,四名健壯的水軍士兵同時將手中的巨斧高高舉起,將捆綁在古松上的,用於牽拉龜船的四根粗壯的纜繩同時砍斷。
“轟隆、隆……”隨著一陣巨大的轟鳴聲從龜船底部傳出,體型龐大的新建龜船順著海灘上的斜坡,沿著事先鋪放在海灘上的一排圓木,慢慢向海中滾動。掛在船體上五色的綵帶在風中飄揚。
遠遠望去,巨大的龜船就如一條巨鱷般爬向水中。
終於,船頭猛地扎進水中,緊接著,整個船身帶著船體巨大的慣性,貫入海中,在船體兩側激起高高的水浪。
“咚咚咚……”
船一入水,龜船船艙內,立刻響起有力的戰鼓聲。
在鼓聲的激勵下,六十名槳手赤膊上陣,和著鼓點的節奏,奮力划動船槳。
龜船逐漸加快了速度。
這時,泊在全羅灣內的另外兩條龜船和其他數百艘大型的板屋船,以及中小型的挾船和鮑作船,相繼按照事先演練好的順序陣型,趕過來和這艘剛剛下水的龜船會合。彩虹文學網
觀禮臺側面的高塔上,那位副將不停地揮動手中的令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