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請來的夫子教學十分靈活,並不拘泥於書本,非常善於發散思維。
而且還會根據時令、節氣帶著孩子們一同體驗古風以及習俗。
有點類似於後世的素質教育。
對此,元寧還是很滿意的。
自從跟著這位夫子學習,弟弟妹妹們的學習積極性都高了不少,就算是最小的季秀也從來不會覺得課堂無趣。
仲靈翻了個身,很快就睡著了。
元寧也不敢動,怕自己不斷翻身,驚擾了兩個妹妹,只是閉目躺著,一開始腦子裡思緒紛亂,也不知道到了什麼時候,才沉入了睡鄉。
過完了元宵佳節,新年就算是基本過完了,大家的生活慢慢恢復了正常的秩序。
府中,南川和歸來的師爺們已經按照蘇鶴亭臨走之時的安排,做好了春耕計劃。
這份計劃還拿過來給元寧過目了一番。
元寧看過沒什麼大問題,交還回去,讓他們認真執行。
而她自己則加快了育苗的安排。不管是紅薯還是玉米,生長過程中對溫度要求的都比較高,不太適合早春耕種。
但她可以利用大棚栽培技術,進行栽培,然後育苗。只不過這個成本比較高,暫時不可推廣。
其實這也就是手裡的紅薯數量實在是太少,否則的話,她也不會採取這樣高成本的手段。
關於春耕,師爺們都比較有經驗,再加上去年各個村子裡都已經做好了壓井,灌溉什麼的已經不成問題,今年再繼續在去年的基礎上增設壓井、開挖溝渠、建造水庫……
元寧還讓人把主要的農具都搬到了家裡一種,自己研究如何盡心改良,讓這些農具使用起來更加省力。
當然比如犁頭之類的,當然是鐵質的比較好,問題在於,很多農家根本就買不起幾件鐵器。
不光如此,天慶縣城裡也根本就沒有幾家鐵匠鋪。
唉,若是天慶縣周圍有鐵礦就好了。
元寧這段時間為此也十分發愁。
鬱璟澤也沒閒著,他答應了蘇鶴亭,在蘇鶴亭歸來之前都要留在天慶縣,一則幫忙保護元寧,二則也是看看能否幫上什麼忙。
看到元寧為了農具的事情發愁,他便提出:“我找人去外地買一批農具回來吧,先應應急。”
這樣的做法元寧之前就做過,自己名下的農莊裡用的農具就都是自己提前購買的。
這雖然並非長久之計,卻也只能這樣了。
“大約幾天能夠就位?”農時可耽誤不得,這也怪她,提前沒有想到這個。
鬱璟澤沉吟片刻,“三天吧,三天就差不多了。不過這天慶縣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若是要都照顧到,我還沒那麼大的能耐,只能暫時置辦一部分。”
“好,”元寧滿口答應下來,“也不會讓你虧本的,這一季的收成下來,便會給你結算。”
鬱璟澤笑笑,去找人做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