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人壓著,自然也就沒人敢去找元寧鬧事。
出了正月,元寧就帶著弟弟妹妹搬到了縣城裡。
住進大宅子裡之後,叔毓不知愁,跑進跑出到處看新鮮,仲靈卻滿面憂愁,悄悄跟元寧說:“長姐,我們哪裡住的起這麼好的房子……怎麼還有人幫忙洗衣做飯?這……要花多少錢!”
“你這丫頭,”元寧在她臉上輕輕擰了一把,“跟你說了多少遍!錢的事不用你發愁。姐既然敢帶著你們搬進來,敢請人幫忙做事,那就是出得起這個錢!
“不光咱們住進來了,有人伺候了,而且,你們三個還要去上學了呢!”
“啊?”仲靈大為驚訝,“我也……能去?”在村子裡只有極少數的人能上得起學堂,但並無一個是女孩兒。
“你當我先前跟你說著玩兒的?”元寧笑道,“我原本打算,如果錢不夠的話,就讓你大哥一個人去學堂,回來讓他教你們。但目前的情況很樂觀,再說,你大哥怎麼都不如先生教的好,所以還是你們都去學。”
她拿出三個嶄新的書袋子,裡頭裝著嶄新的筆簾還有文房四寶,一式三份,角落上繡著三人名字的最後一個字。
仲靈小心翼翼撫摸著書袋,愛不釋手。
元寧看著有些心酸,若非有蘇鶴亭伸出援手,她自己經營發展的話,只怕還要過兩三年才能把三個弟妹全都送去學堂。
所以,不管在哪個時空,想要創業,拉投資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是的,她把自己定位為創業者,而蘇鶴亭就是投資方。
他們是單純的合作關係,現如今她缺少資金,需要蘇鶴亭投入,將來她回饋給他翻了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利潤也就是了。
不能摻雜其他。
最好有朝一日,能夠做到利益分割,簡單地說,就是拆夥。
元寧一直都是這樣的想法,而且越來越堅定。
所以在接受蘇鶴亭幫助的時候,也就坦然了不少。
蘇鶴亭給聯絡了一個不錯的學堂,三個孩子,每個月的束脩是二兩銀子,可以按月結,也可以按年給。
蘇鶴亭給墊付了半年的。過了二月二,三個孩子就正式去上學了。
而元寧則分出精力對織機進行改良,等女工們下工走了之後,她趁著晚上的時間把織機挨個改造。
有四臺織機織出來的布是“卍”字花紋的,還有四臺織機織出來的布是簡單的幾何圖形,剩下兩臺織機織出來的就是小碎花圖案。
另外,蘇鶴亭把隔壁的院子也買了下來,專門做染坊。
原本她們織出來的布都是原色的,只適合做裡子。但經過染色之後,做外衣也不成問題。
自從鋪子裡推出顏色多變的布之後,銷售額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日營業額最高達到過十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