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都不是問題。
畢竟,這樣仿寫的初衷就是為了讓大家掌握這些詞的用法。
花費了不少精力寫完之後,吳真實才算是有時間來喝瓶水。
畢竟,這對於初中生來說確實是比較艱鉅的任務。
來到學校才發現大家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環桌皆題也,其西北角,堆數尺高。……”——《課桌記》
“環樓皆書也,其西北角,語文數學。……”——《圖書館記》
“環城皆路也,其西北角,火車站口。……”——《城記》
似乎,同學們的腦洞都透過這個視窗展示了出來。
與此同時,對於“……者,……也。”,“……而…”的用法也算是都初步掌握了。
雖然,接下來的課堂上讀起來確實是笑料不斷,不過,隨著李老師的畫龍點睛,大部分同學對這些也算是有了一些印象。
接著,回到家裡,自然又拿著電腦繼續查起了歐陽修的生平。
幼年喪父,家道中落。
不過,接下來,母親帶著歐陽修在沙上習字所以還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接著,在多次科舉之後也算是出人頭地了。
文章著於世,雖然有幾次貶謫,不過最終都還算是化險為夷。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歐陽修對後生的提攜對宋朝的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其中,特別是對於王安石的提攜。
不過,對於歐陽修如此文章著於古今,政治上頗有深遠影響的人似乎也有沒有做好的地方。
比如對於狄青,似乎狄青之死和歐陽修脫不了干係。
由於剛剛看過一部動畫片《大英雄狄青》,所以看到這類訊息之後吳真實也顯得表情奇怪。
畢竟,狄青似乎屬於非常重要的將領,而歐陽修既然是忠臣,那麼為什麼就會傷害狄青呢?
接著,看了狄青的相關資料才明白,狄青似乎整個過程中確實是經常有做出格的事情,當然,很多事情其實都是形勢所迫。
而且,狄青的名聲似乎也由於《楊家將演義》而塑造成了與潘美類似的角色。但是,歷史上的潘美其實都是屬於正面人物,所以對於這些內容吳真實並沒有認真看。
此外,對於文官來說,武將們的便宜行事有時候確實是不符合各種規則,所以,即使打了勝仗也還是免不了秋後算賬的。
而且,狄青在從武將轉到文官樞密使的幾年似乎也沒有什麼大錯。
所以最終在有的人看來,就會認為歐陽修為狄青的事情補了刀。
但是,在宋朝,文人和武將本來就是顯得非常對立的。
所以,雖然同在朝堂為官,但是,歐陽修與狄青的關係其實是比較微妙的。
從歐陽修的奏摺中,有的人看出來的是貶謫狄青,讓狄青被迫遠離首都;但是,有的人看的則是完全相反,認為狄青屬於武將,沒有朝堂經驗,不適合陷入朝堂的漩渦,所以歐陽修為了保護狄青而讓狄青離開這個可怕的漩渦。
關掉網頁,吳真實發現,兩種觀點似乎都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