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我姓王,名亭。”王老師說。
王老師仔細的說明了計算機的一些內容,並著重的講了從埃尼阿克以來計算機的發展史。
最後,王老師說:“以後的計算機課程,我不會直接開啟網路了,只有當大家達到一定要求才能上網。當然,在關老師要求的時候會開啟指定的網頁讓你們體驗下班級的網站。”
這麼以來,孩子們逐漸對資訊科技課失去了興趣。但是,仔細想想,其實這個王老師也是用心良苦的。
畢竟,打字是計算機操作的基礎,不會打字那拿著計算機能幹嘛呢?
週三下午由於是進行家長會,所以吳真實下午就沒來學校,在家裡仔細想怎麼最佳化這個答題記錄。
因為現在吳真實的這個記錄方法顯得非常繁瑣,畢竟每節課每個人回答問題就要補一個名字,這樣最終的工作量就不知不覺翻了很多倍。這樣對於自己上課也將是很大的負擔。
經過仔細的思考後,吳真實決定,還是按位置來記錄。
每頁記錄紙吳真實準備用來記錄兩天,上面和下面的八排分別按座位補成8×8的格子。
而每天就在每個格子中畫正字。畢竟,按星期一和星期二的內容來說,每個人一天最多也就回答15個問題也就是三個正字而這個格子可以畫最多四個正字。所以這樣就比每天不停的寫名字會要快上不少。
將五張圖一綜合,結果就會是這周每個人回答問題的表現情況。
晚上,老吳回來後說:“好了,關老師說你在學校表現還可以,是個聽話的孩子。”
停頓了一下,老吳接著說:“不過,這次家長會也每人交了100元,所以好好表現獲得班卡,爭取把家長會交的錢透過獎勵透過自己的努力來拿回來。”
“好的,保證完成任務。”吳真實笑著說。
由於這個統計中,同學們回答問題的表格成功的簡化了,於是吳真實這天晚飯吃得非常高興。
“孫子啊,什麼事情這麼高興啊。”奶奶說。
“額,完成了一個任務,現在放飛心態呢。”吳真實笑著說。
果然,設定了這個表格之後,接下來的統計顯得非常輕鬆。
而接下來的星期四,吳真實下課正準備回家,結果一個叫王晟的同學走了過來彬彬有禮的說:“兄弟,今天能不能幫忙搞個衛生,到時候你搞衛生的時候我去幫你。”
由於這天家裡在外邊吃飯,也非常趕時間,於是吳真實沒有答應。
於是,王晟情急之下就直接就抱著垃圾桶倒灰去了。
但是,這麼一來,就給其他搞衛生的同學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因為倒灰都是要求最後倒的,由於王晟倒了灰就走了,於是其他同學把掃完地後的灰繼續丟進了簍子裡。這麼一來,當其他班級的衛生委員進行交叉檢查的時候就發現了簍子裡的不乾淨。於是週五王晟自然就捱了批評。
不過,王晟回答問題則非常積極,數來數去吳真實發現就王晟那個格子的正字畫得最多。
記錄完了一週的同學們回答問題的資料之後,吳真實算是鬆了一口氣,最艱難的第一週算是要結束了。
接著,將一週的五張小表格整合在一起就能完整的看出每週每個同學回答了多少問題。
關老師看著吳真實井井有條的統計表格也非常高興。
“很好,透過這樣的六十四格可以很好的反應出大家答題的情況。不過,書寫還得進步一些把。”關老師笑著說。
到了星期五,大家都很期待接下來的班卡變現為獎品的盛會,所以一個個都很有精神。
不過,這個期待馬上就破滅了,家長會所籌集的資金暫時沒有變成新一輪的獎品,所以這周的班會課並沒有發放新的禮物。。
但是,班卡卻還是可以繼續積累,所以大家並不擔心。
於是,班會課的重點則是放在了上週最後佈置的那篇週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