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吳偶爾中午回家發現小真實看文化方面的節目,也覺得非常高興。
而這個時候播出的《漢代風雲人物》中首先主要講的就是韓信。
隨著節目的深入,小真實也就暫時把《三國演義》給丟到一邊,轉而從爺爺的舊書櫃翻起了一本老吳讀書時代的描寫楚漢時期的半歷史半小說的故事書。
每天的中午12點45分,小真實都端坐在電視機前,認真的品味著易中天老師的精彩講解並做起了筆記,在文化的薰陶下小真實也算大概的瞭解了韓信的“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的故事。
看了幾天韓信的內容後,小真實拿起筆記開始思考起來:
一方面,韓信從破落貴族起始遊蕩街頭無所事事,經歷了胯下之辱以後忍耐了心性;並在漂母的一飯之恩後覺醒的戲劇性過程使得小真實對韓信感興趣了起來。
接下來,韓信成為項羽的侍衛覺得沒有出路就轉投劉邦,後來發現投奔劉邦也沒有出路準備逃走的過程,使得小真實明白——有時候雖然有志向,但是沒有賞識也很難成事。
不過,在蕭何月下追韓信之後韓信的命運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一下子就成為了楚漢戰爭中真正的主角之一,名聲完全蓋過了同一時期的另一個同名的韓王信。
但是,韓信在齊地強行的求封齊王又埋下了禍根。
最終,被遷到楚,被貶為淮陰侯,死在蕭何和呂雉的手中的過程,又使小真實感到非常痛苦和無奈。
後面的一段時光,只要有空,小真實每天都在想啊,為什麼韓信成為項羽的侍衛以後要走呢?畢竟,項羽是真的缺乏一個能獨擋一面的軍事人才,而只要有真正的戰爭,韓信也是有機會冒頭的。
跑到劉邦賬下以後,韓信無論幹了什麼,都是排在劉邦沛縣集團後面的人物。
蕭何選擇韓信的時候也是實在發現樊噲,曹參這些人都無法真正改變大漢命運的時候才啟用的。
為什麼韓信在齊地不選擇自己登基呢?畢竟,劉邦的懷疑也不是一次兩次,項羽計程車氣也已經低下,不足為慮。這個時期對於韓信完全就是天時地利人和。
為什麼在楚王的位子上韓信表現得那麼幼稚呢?韓信明明知道自己被封為楚王之後劉邦每天都睡不好覺。
難道劉邦幾句“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光不死、見血不死、見鐵不死”就讓韓信放下了警惕嗎?小真實自然不相信。
被貶為淮陰侯之後,為什麼韓信又還要自以為是的高談闊論呢?已經在劉邦的控制範圍內,為什麼韓信還不懂得收斂呢?小真實對於這樣主動一步,一步,接近死亡的韓信感到費解。
如果,韓信做事稍微注意點,也不至於被呂雉和蕭何輕易的幹掉。
韓信被劉邦一步步的從齊王變成楚王,再從楚王變成淮陰侯,最終身死族滅的整個過程在小真實看來似乎就是劉邦不停的給韓信纏上一層層繃帶,直到最終失去呼吸。
小真實想到這裡時常也會聯想到呂布被抓的時候曹操所說的“縛虎不得不急也。”
但是,韓信畢竟是忠臣啊,雖然在語言上似乎有時候得罪過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