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低調上線後的幾天裡。
陳默都在位元組跳動臨時辦公,沒辦法,張一鳴不放人,他被抓著打工。
因為他想聽聽陳默關於抖音的一些建議.
當然陳默確實也有一些想法,不吐不快,否則一個員工敢拽著老闆加班?簡直倒反天罡!
“別高興太早,上線就像剛出新手村,一切才剛剛開始.
目前抖音只有拍影片、發影片、看影片,這基本的功能,哦還有你們最核心的推薦演算法。
後續彈幕得搞吧?直播得有吧?直播有了是不是帶貨也可以想一想.
這只是我隨便想的幾個點,就拿近的來說,使用者現在的特點就是獲取大於分享,看得人多發的人少,怎麼透過技術方式搞出好玩的激發使用者分享欲,這是你們要考慮的問題.
再多說點?
一鳴,你小子別激我,我當然知道怎麼做,但我不會告訴你們可以用什麼濾鏡、模板、音樂庫啥的。
位元組CEO是你,不是我,接下來抖音你們自己想辦法。
嗯,總的來說,如果按照我的要求,現在的抖音還差得遠呢!
後續除了沒錢,其他事別來找我忙著呢,走了!”
或許被拽著加了兩天班,陳默火氣有點大。
一開始兩天還好,到最後張一鳴這傢伙裝都不裝了,跟梁汝波一唱一和都開始騙他的方案了。
簡直不拿老闆當幹部,差點被當產品經理用了
我這一個小時多少億上下的,玩呢?
不行,得給抖音上點強度。
在金庸中有“南慕容,北喬峰。”的說法。
只有在競爭中才能不斷超越自我,天才都是成雙成對出現的,過往案例不勝列舉。
產品也是如此。
其實在網際網路短影片平臺也有一個類似的存在,那就是被廣大網友戲稱的“南抖音,北快手。”
抖音上線了,那麼快手呢?
陳默回到自己地盤就讓周受資收集了下快手的相關發展資料。
原來快手比抖音上線要早得多。
早在2011年3月,程一笑創立“gif快手”,就是快手的前身。
當時他拉來大學舍友、在人人網擔任主程的銀鑫,又拽來大連在惠普工作時期的同事彼時在華為的楊遠熙。
三人擠在天通苑的兩居室閉關,程一笑負責iOS,楊遠熙負責安卓,銀鑫負責服務端,就這樣三人攢出來了gif快手。
可以看出當時網際網路創業團隊的規律,基本發現一個好的點子,不是同學就是同事,聚在一起搞大事。
快手創始團隊跟米哈遊一樣,創業初期一開始也是四人小組,但最終只剩三巨頭,快手同樣有一個負責設計的創始人,但沒過不久離開了.
剩下程、楊、銀三人後來均成為身價數十或上百億的成功人士。
沒辦法,當時雖然程一笑拿到了晨興30萬美元的投資,但這些錢他可不敢亂花,利用這筆錢租了個辦公場地,然後就是必要的運營投入,就連他們的生產工具,膝上型電腦都是自備的,至於工資就更是沒有了。
以果推因,人們都知道該如何選擇,但當時能堅持下來的確實是個人才。
最初gif快手只是一款用來製作、分享gif圖片的手機應用,供微博和人人網的使用者方便製作圖片素材。
趁著微博崛起和鬥圖風氣的盛行,也為這款應用完成了原始使用者的積累。
到了11年10月,程一笑自斷一臂,主動切斷了這個流量池,開始自力更生,到了12年10月更是從工具類應用轉型短影片社群。
但此時網路環境只是3G,並不具備移動影片應用的土壤,而且沒有流量這讓快手差點暴斃。
後來在晨興張斐的撮合下,宿華帶領一個團隊加入快手,這才有了後續的發展。
至此,程一笑、楊遠熙、銀鑫、宿華四人組成了快手管理團隊。
程一笑負責產品、運營;宿華任CEO,負責對外業務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