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勞動法規定試用期規定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這些人再不開就進保了。
在旁人看來,這些人都是大廠老兵,怎麼放著更有前景更穩定的大廠不待著,反而走回頭路,怎麼會犯這種錯誤。
要知道當時可沒有職言,脈脈也還沒出來,面對2~3倍高薪的誘惑,在原公司想要漲到這等級薪酬那是他領導的待遇,除了努力還得看機遇,跳個槽,幹一年等於在這裡幹兩到三年。
而且試用期這6個月不是按照薪酬的80%發,而是百分百不打折扣的發,如果是你,你籤不籤。
對於公司老闆而言,你籤不籤無所謂,你不籤,有的是人籤。
半個月,僅僅半個月,ios和安卓各30名移動開發就滿編了.
到了現在到了卸磨殺驢的時候,將近60名員工,大部分人是默默承受的,也有抗議的聲音響起。
人事經理把大家都叫到一間大會議室,慢條斯理地擦著眼鏡,語氣輕柔地彷彿在跟大家交心,
“今天下班前簽字的,除了工資截止到今天外,還能領到5000元的離職補償金,過時不候!
你們聚在這裡也沒用,可能你們有人想著憑著一股熱血想要勞動仲裁,年輕人嘛,理解,我見的多了。
前方有一條分叉路,涇渭分明,一條,拿錢走人,你好我好大家好,還能多一筆不菲的何樂而不為。
另一條,收集證據,申訴,耽誤找新的工作,去為了那不知何時才能宣判的勞動仲裁,即便最終你們打贏了,公司申請上訴,拖也能拖個一兩年。
孰輕孰重,大家都是成年人掂量掂量投入產出比。”
說到這,那個經理嘆了口氣,“我也是過來人,程式設計師的青春是很寶貴的,你們還年輕,趕緊找一家新工作更要緊,不值得浪費在這些雞毛蒜皮事情上
旁邊人事同學就有快速離職通道,現在辦還不用排隊.”
第二天,離職率98.34%。
至於那1.66%是一名勇士,歷時兩年多終於贏得了官司,併成功執行。
拿到屬於自己合理合法應得的那筆補償,資本家低頭認罰。
當時的他意氣風發念頭通達,感覺自己就是打工群體的英雄和典範,甚至能給其他受到無良資本家壓迫打工人起到表率作用。
後來現實教做人,由於這種“光輝”歷史,沒有公司敢要這樣的“刺頭”員工,他感覺自己好像被列入了IT企業黑名單。
最終只能被迫轉行,成為了一名普及勞動法的主播,隨著時間發展,流量竟然越來越多,起碼養活一家老小不成問題。
至於陳默為什麼這麼清楚這些細節,他只能說他有個前同事酒後跟他講的這個故事
當時陳默只是問了句,如果讓他重新選擇,還會選擇這條路麼?
他只是露出一抹苦澀的笑容,生活畢竟不是,他不會了,為了所謂的對和錯,他失去的太多太多。
否則憑他當時top學歷、大廠履歷和技術能力,不說千萬中產,年薪百萬不是問題,就不用天天在攝像頭面前立人設,他的心氣兒早就被現實磨沒了。
隨後把心比天高,命比紙薄就著一杯啤酒一道灌進了肚裡~
看著老闆提問後就陷入沉思的表情,範典聽完這個問題,後背的汗不知怎地唰地就冒出來了。
這個問題他之前不是沒考慮過,只是沒想這麼深,不過老闆既然這麼問,看上去很認真的樣子,那得好好回答。
思考了將近2分鐘的時間,陳默沉浸在自己思緒,好像在耐心等著他的回答的樣子。
最後範典回想起剛才老闆的話,職言就是直言,直言就是有啥說啥,他也就把心中所想和盤托出,依舊保持老闆經常強調的結論先行。
“既然是我招進來的,就不會幹卸磨殺驢過河拆橋的事情,會把他們負責到底。
我想了上中下三種處理方式。
智慧語義分析系統因為涉及到人工智慧,將會訓練相應的詞語分析模型,將會在年後也就是3月份之前上線。
優先上策,根據公司規章內部轉崗制度雙向選擇,優先部門內,剩餘人等可在公司,甚至集團內進行內部消化。
中策,青藤學院裡面我瞭解到也會有彼岸集團內部培訓的類目,可以讓剩下的這些人有回爐重造的機會。
下策,如果青藤院培訓後依舊沒過,證明這些人確實工作能力存在問題,將會按照公司流程,N+1,畢竟彼岸不養閒人和廢人。
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就說明我範典識人不明,沒有把好招聘這道關,屆時我主動申請您處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