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奇兵:無限》並不是唯一一款引用了AI技術的遊戲。
包括在《生化奇兵:無限》上線之後,UEgame還有艾派克,包括國內的網龍等遊戲廠商,也同樣都是緊隨其後的釋出了屬於自己的遊戲。
並且其中也有不少受到了玩家的好評。
當然《生化奇兵:無限》毫無疑問還是同期內發售的遊戲中,最為耀眼的一個存在。
只能夠說《生化奇兵:無限》裡面,優秀的不僅僅是伊麗莎白這個使用了AI技術打造出的虛擬角色。
同樣本身遊戲的細節與內容,還有深層次的一個內涵,讓其成為了一款堪稱神作的遊戲。
再加上其獨特的卡通渲染風格,更是讓它在遊戲業界名聲大噪。
也正因為如此,《生化奇兵:無限》才取得了媒體的一致好評,發售至今在星雲遊戲平臺的玩家評分中。
《生化奇兵:無限》仍舊是保持著9.5的高分。
其24小時的最高分,也是僅次於《巫師:狂獵》《GTA》《荒野大鏢客:救贖》跟《最後生還者》還有《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以及《超級馬里奧:奧德賽》這幾款遊戲。
&ne那邊跟星雲遊戲合作了這麼長時間,這一次獨立推出的遊戲,還真的是讓玩家發出了一聲感慨。
&ne真的是學會了。
戰警系列的新作《榮耀戰警》。
&ne也沒有一味的去做以前的那種開放世界,例如做出讓玩家覺得很豐滿的世界。
地圖上擁有各種清不完的問號。
將遊戲的中心點,放在了遊戲的劇情上面。
&ne的這個戰警系列,就是當初在星雲遊戲的《鋼鐵俠》之後上線的,包括後面的《蜘蛛俠》,還有一個復仇者聯盟世界觀的構造。
&ne想要超越,打造出屬於自己的一個超級英雄世界觀,可以說是噩夢級的難度了。
&ne這邊則是反其道而行,將遊戲原本的爽快側重點放到了劇情上面,真的可謂是除了一個名字之外,將整個遊戲的系列進行了一次革新。
就如同是《戰神》從希臘到北歐一樣。
遊戲裡面如同是《GTA》一樣,採取了多角色的互動模式。
玩家扮演兩個角色,一個是戰警陣營中的戰警,而另外一個則是反派陣營中的小兵。
而兩個不同陣營的角色都有一個共同的任務,那就是潛伏到對方的組織裡面擔任臥底。
但不同的是戰警陣營中計程車兵,因為家人的關係,而不得不假戲真做。
而反派陣營派遣的臥底,則是比較一個老套的被感化。
心中信仰的正義與家人安危帶來的痛苦抉擇,還有反派陣營的一種反思。
整個故事跟《生化奇兵:無限》這種突然的翻轉帶來的震撼不一樣。
這就是普通一個警匪臥底的故事。
&ne卻勝在,將遊戲的敘事節奏把握的非常好。
就如同《最後生還者》一樣,你說他的劇情神麼?
其實並沒有講出多少的新意。
但《最後生還者》真正出色的地方,就是對於遊戲中敘事鏡頭與節奏的把控。
他讓玩家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末日中的那種氛圍,並且由衷的覺得喬爾與艾莉是足夠真實的角色,從而投入一定的感情代入進去。
並且對遊戲中的喬爾所作所為感到認同。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在夢境記憶中《最後生還者》的續作推出後,才導致了口碑的一個滑鐵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