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危機4》的口碑下滑。
遊戲星空的《生化危機4》玩家眾評,目前的分數為7.6分,並且還在不斷的下滑。
而在之前作為評分最低的《生化危機3》,其玩家眾評的分數也有8.6分。
“三大那邊出手帶的節奏,跟之前的情況一樣,而且正好擊中了我們的軟肋。”星雲遊戲的會議室裡面,楊晨跟徐煜還有UEgame跟嘉盛那邊相關的負責人,正在影片商議著具體的情況。
玩家的風評呈現有點兩極分化,其中屬於劇情黨的玩家們對《生化危機4》進行了高度的讚揚,以群像劇的方式出現,經過林佳一的處理,相比於原本夢境記憶中的生化危機,這一作裡面讓射擊手感更加的出色,同時遊戲的流程更戰鬥曲線包括關卡,都是極大的精簡了。
快餐系的玩家,以及劇情向的玩家,都是給出了很高的分數。
可在這片讚揚裡面,還有一片不小的批評浪潮那就是遊戲變得‘不恐怖’了。
喪屍犬、暴君、舔食者、這些之前《生化危機》中經典猙獰的怪物,依舊有出現。
可同樣相比於初代的彈藥資源稀少,整個遊戲的壓抑風格也進行了衰減,更多的情況是槍在手人不慌,子彈賊多還有雷。
這種情況楊晨其實也清楚,單純的恐怖是行不通的了,一方面是玩家對恐怖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就是遊戲成本的增大,再加上恐怖題材受眾較窄,在恐怖題材上面深耕最終情況可能就是口碑好評,而銷量雪崩。
因為大多數玩家根本不敢玩,或者說他們喜歡看別人玩。
目前星雲遊戲的體量並不是虧不起,但有時候並不是不怕虧就能隨便做的事情,而且還要考慮到後續的影響。
“銷量實際上並沒有影響太多,甚至還有小幅度的上升,但玩家方面顯然不能夠置之不理。”說到這裡,徐煜也是大感頭痛。
當然,實際上造成這種根本原因,還是有幕後黑手。
對於大部分普通的玩家而言,實際上《生化危機4》的表現也足夠出色,但追求更好的東西不管是誰都是一種本能,比如遊戲喜加一就是如此,我可以不玩,但是我得有。
這種情況下普通的玩家一開始並沒有想那麼多,但一旦有節奏被帶了起來,比如質疑《生化危機4》的不在恐怖了,於是一些昔日玩過《生化危機》的老玩家紛紛就有一種感覺。
對啊!
《生化危機》怎麼不恐怖了?
即便當初他們被嚇得買了遊戲後,甚至根本沒有通關,但不管我就是要恐怖!
這也是為什麼《生化危機4》在玩家表示不恐怖的同時,還能夠售出這麼多份銷量的原因了。
因為大家發現這款遊戲品質非常不錯,而且也不是真的那麼超恐怖,完全能玩的下去了,再加上《生化危機》本身的IP效應,甚至《生化危機4》比之前的幾款賣的都要更好,即便爆發出了口碑影響,也沒有如同之前的《空中之城》一樣,突然滑鐵盧。
可這並不代表,能夠裝作相安無事。
安靜的會議室裡面,停頓了大概十幾二十秒,楊晨突然發出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