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出了太子這檔子事兒,皇帝后來一直興致不高,藉口乏了,早早離席。
皇帝主子不在,嬪妃群臣命婦們自然也跟著散了,一場歡宴草草結束。
太子一直在太子府思過,聽說第二日上太子妃就遞牌子進宮了,不消說,自然是為太子求情去了。
左不過也就兩日功夫,謝扶搖去寧壽堂請安的時候聽大哥謝明軒提了一嘴,太子又去上朝了。
自然的,人家是太子,總不好因為求娶一個女人的事兒一直禁足,這會兒便是放出來了,少不得皇帝其他事情上會刺打他。
謝扶搖算計一場,最後太子也只是禁足兩天完事兒了,看似謝扶搖白費功夫,可謝扶搖心裡清楚,皇帝多疑,太子有了這麼一出,疑心的種子在皇帝心裡種下,天子和儲君之間的嫌隙,也就種下了。
這便夠了。
除此之外,謝府近日倒是有一樁喜事。
謝蕭晟帶著謝家軍從豐寧府出戰,迎上了潵臘人的鐵騎,激戰三個月,以兩萬人對上潵臘十萬大軍,以少勝多大獲全勝。
潵臘首領親自遞上降書,稱願歸順西齊。
這可是大功一件,潵臘本身不過是個彈丸小國,不足為懼,可潵臘常年依附北夷,西齊與北夷交戰數十年間,潵臘市場騷擾邊境線,回回惹的西齊軍隊顧首不顧尾,失利與北夷。
實在是可恨。
如今潵臘歸順了西齊,再騰出手來對付北夷就容易的多,無異於解除了一個心腹大患。
皇帝大喜,下旨封了謝蕭晟為招遠大將軍,地位僅次於裴將軍,准許他帶著謝家軍獨立分出去,單獨駐守豐寧府一帶,負責招安潵臘投降的軍隊後續事宜。
謝蕭晟人遠在邊疆,回不得京城,一應封賞就只能封賞謝府上下。
來宣旨的人是皇帝跟前的大太監鍾保,足以可見皇帝這次是給足了謝府體面。
正堂裡大門洞開,背後點著一柱線香,何氏身穿朝服,領著一家子老小跪在正堂的地上接旨。
前頭都是在誇謝蕭晟如何英武,是為朝廷棟樑,何氏倒還沒什麼,左右她做嫡母的,面子上要過得去。
待後頭聽到捎帶著大房二房都有賞賜的時候,何氏跪在地上趴著,幾乎笑的牙花子都飛出來。
三房那庶子和自己到底隔了一層肚皮的,再體面也沒她什麼實際上的好處,如今皇恩浩蕩,有恩賞也不光給三房那庶子,還記著她的兩個兒子,這也是極好的。
總歸兒子得了恩賞,也是要多多孝敬她的,等鍾保讀完了聖旨,何氏領著一干人磕頭謝恩的時候,樂的嘴都合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