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寧遠希望自己在這兩個電影節上有點收穫,但似乎好運氣都被金錢砸沒了——
在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上,《那山那人那狗》只獲得了美洲大獎和觀眾投票獎,這是針對影片本身的。
儘管在頒獎前並不知道具體提名獎項,只是入圍邀請,更不知道會不會獲獎,但寧遠並沒有去,因為那天不是週末。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晚上還有重要場合的演出——京城春燕戲劇節,犀牛作為特邀話劇展覽演出。
去年,寧遠他們這部話劇,就獲得了春燕獎的前身、京城戲劇節的兩項大獎,所以今年並不參加評比。
不僅如此,寧遠還當了一次頒獎嘉賓,儘管是對最佳新人的頒獎,但也是對他在戲劇界地位的認可——畢竟連三國戲劇節的最佳男主都拿下了。
戲劇性的是,拿到最佳新人的竟然是劉葉,讓寧遠有些不好意思,而劉葉,就更不好意思了,因為他是寧遠的學長,還高三屆。
去蒙特利爾的,是霍建起和康健民,以及蘇小衛三人,韓平也沒有去,這些天他在霓虹國也落下很多工作,必須要處理。
只有康健民,現在改組後的瀟湘電影集團,他儘管還是頭兒,但挺閒的,而霍建起和蘇小衛在籌劃新戲,也不算忙。
事後,知道拿下這兩項獎,寧遠心想也算沒有出乎意料,只不過沒有驚喜罷了。
而江戶電影節跟蒙特利爾不一樣,在邀請的時候,就已經公佈了提名名單,好像跟金雉獎沒有太大的區別,最佳影片、導演、男主、男配和攝影五項。
這次寧遠倒去了,因為根據現在他的熱度,他有預感,自己會得獎。
果不其然,頒獎晚會上,電影拿下三個獎項,最佳影片、男配和攝影,讓攝影師趙鐳興奮的上臺都不差點不會走路了。
在之前,他失去了金雉獎最佳攝影,卻沒想到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霓虹國達到人生的巔峰。
更何況,這還是一座國際a類電影節的獎項。
輪到寧遠上臺,其實他還沒有上臺,臺下就歡呼成一片——電影節中間的區域,是嘉賓的座位,而其他區域都是觀眾和影迷。
而這些歡呼,也驗證了寧遠的人氣。
因為這次提名的沒有最佳男主,所以藤汝俊也沒有過來,讓寧遠感到遺憾。
“騰爸其實比我演得好,虧就虧在人氣,還有均衡上面。”
寧遠感嘆道:“我感覺這種評選,其實也不算特別公平,我能得獎,人氣肯定也給了加成,但這對影片本身並沒有太多意義,還有均衡,明明有的電影有實力包攬幾個大獎,但為了均衡,不可能讓你包圓兒了。”
霍建起苦笑道:“哪裡都沒有絕對的公平,再說了,他們也是為了擴大影響力,萬一讓某部電影包場了,其他影片,甚至他們國家的導演,都會對電影節有牴觸,對於一個電影節來說,最怕的就是無人問津,慢慢也就會走向沒落。”
寧遠沒有吭聲,因為霍建起說的,正是江戶電影節的未來。
似乎沒用幾年,江戶電影節的存在感就越來越低,含金量也沒有足夠的信服力,幾乎淪為打醬油的場地。
別說正兒八經的大牌導演和演員,甚至連很多華夏的十八線都不願意去蹭紅毯,而是選擇戛納和柏林這些大牌。
不過現在,江戶電影節還是有一定影響力的,沒能耐也混不到國際a類電影節,畢竟總共也才九個。
但很多時候,形象這件事,就像一顆老鼠屎,再小也能壞掉一鍋粥,想象一下如果寧遠當初為了錢,接了馬應龍的廣告,然後在電視上播出的畫面……在未來,絕對是繞不開的嘲點。
甚至前段時間,還有那些保健品的廠商找上門,想讓寧遠代言,他想都沒想給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