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京城,進入初夏,到處是蔥蔥郁郁的景象,一片生機盎然。
當然,如果沒有楊絮和柳絮就更好了,這段時間,京城的口罩生意更好做了。
結束黃金週的人們,無論上班還是上學,都有些提不起精神,或者跟天氣漸熱也有關係,畢竟春困夏乏。
寧遠還好,回來這麼久,除了偶爾拍戲太趕時間外,他都雷打不動的早起練功。
練功不僅是為了強身健體,不拍戲的時候,保持一段時間的早睡早起,至少上午就挺精神,如果中午再睡半個小時的午覺,下午更精神。
“寧遠和班讚的這個小品非常不錯,寧遠就不用說了,表現一直很穩定,而班贊,你的用功老師都看在眼裡,今天的作業,也證明了你的努力。”
“尤其是跟寧遠對視的那一小段兒,不僅絲毫不落下風,而且幾乎把人物演活了,內斂的表情下,又壓抑著悲痛的細節變化,很到位,也很有感染力!”
隨著秦莉的點評,本週的作業上交課正式開始。
因為秦莉對寧遠的喜歡,大部分交作業的時間,秦莉都會第一個點他,所以大部分都是寧遠打頭。
不僅秦莉,每次寧遠他們班交作業課,不僅本班,98、97屆的很多學生也都會過來圍觀,甚至還有其他專業的,把大教室坐得滿滿當當不算,還有不少人直接坐在過道上,站在後面的牆邊……
不服氣者有,但更多的,還是好奇,以及欣賞學習。
在秦莉的點評之後,表演課的另外一位副教授姜海潮也做了點評。
跟秦莉一樣,對寧遠幾乎一句帶過,更多的還是對班讚的誇讚。
寧遠倒沒有覺得被忽略,如果某一天,他們開始著重點評自己,那就只有兩種可能,演的有問題,或者特別好,而且好到他們拍案叫絕的程度。
前者基本不可能,後者也很稀少,寧遠現在處於瓶頸期,儘管話劇也演不少了,但一直都是重複,他需要換話劇了。
正因為這樣,大部分時間寧遠都是被一句帶過的下場。
不點評,一般就是沒問題。
但在接下來的課程時,秦莉和姜海潮則會拿寧遠上次交的作業來給其他學生舉例子,相當於是範本了。
比如:“你這個情緒的處理過了,你想想,上次寧遠的作業,在處理這種情緒的時候,他有哪些細節展現?”
如果時間充足的話,他們還會把寧遠交作業的影片播放出來,讓學生再次觀摩加深印象,並講解分析。
5月14日,週日傍晚,剛在豫省鄭城演完一場《戀愛的犀牛》的寧遠,看到放在後臺的手機裡有韓平和康健民他們的未接電話,就猜到應該是他們回來了。
果不其然,回撥過去,他們的確回來了。
“你在哪兒呢,這麼吵?”韓平好奇道。
“在鄭城演話劇呢,你們剛回來?”
“我說呢,什麼時候回京,請你吃飯,還有給你的紅包。”韓平笑道。
“今天夜裡的火車回去,明天週一,上午都有課,下午倒是隻有一節,下了課我去找你。”
“行,那就這麼說定了。”
頓了頓後,韓平笑道:“這次已經把10號前的分賬結算完了,真得好好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