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盛大的日子,青城山頂峰鐘聲長鳴,山前武場上,眾弟子結陣肅然而立。
清一色的青灰道袍,在清晨的微風中清揚,自有一股肅殺的氣勢。
青玉真人與各宮殿主事在高臺一字列開,滿意的看著結陣的門人弟子。
而秀緣則帶領著十名年輕的精英弟子,在武場之前站立。
“今日,我青城山即將迎來道門盛事,十年一度的道門斗武。本屆鬥武弟子由法殿秀緣帶領,今日便前往四盟送貼拜山。”青玉真人看向秀緣等人。
“遵法旨!”秀緣等人齊聲應諾。
“我青城分三十六峰,每峰皆有護山陣法,但陣法用於禦敵,若非危急存亡不可開啟。因此,各宮殿弟子聽從調令,分別入三十六峰,結法陣,以法陣之威,恭候四盟前來我青城拜山!只可困敵,不可殺敵!”青玉真人揚聲說道。
“遵法旨!”武場弟子皆齊聲應諾。
“秀緣,你這便嚇山去吧!”青玉真人微笑道。
“掌門真人,秀緣這便帶領眾位師弟下山去了。”秀緣躬身一禮。
武場眾青城弟子從中讓出通道,皆是目光灼灼的看著秀緣等人,既興奮,又崇敬。
秀緣一馬當先,帶領十人,下山而去。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古有“大嶽”之稱。東接古城襄陽,西靠車城十堰,南望神農架,北臨丹江口。素有“五嶽之冠”聞名於世。被冠為第一仙山,求仙學道者的棲隱之地。
武當山七十二峰,各有險峻。道統傳自正一,當下卻是全真為擎。與青城山可謂師出同源,但發展至今,卻是別有不同。
這一日,山門之前立著兩名小道,中規中矩的守著上山之路。突然其中一名小道輕喚一聲。
“師兄!山腳有來人。”小道指著前方說道。
“看模樣是個和尚。”年齡稍大的小道撇了一眼回道。
“和尚後面還有人!”小道說道。
“是道士,難道?”
還未等兩人說完,一行人已經到了兩名小道身前。
“青城山秀緣,攜門下弟子,前來送貼拜山!”秀緣微微一笑,看著眼前兩名小道。
“拜山?青城?敢問仙師,可有拜帖?”那小道作揖。
“自然是有的。”秀緣遞過帖子,淡然而立。
“還請仙師稍等,我這便上山回稟。”小道士接過帖子,轉身小跑而去。
少許,那小道跑來,用袖子擼了一把頭上的汗,向秀緣等人作揖。
“原來是青城山秀緣天師,請諸位仙師隨我進山。”小道說道。
武當山,玉虛宮。
秀緣一行人隨小道來到山腳玉虛宮,只見一老道已然在殿門之前等候。
“老道已等候多時,秀緣天師。”老道作揖。
“前輩無須多禮,秀緣攜青城門人拜會擎首武當,還望不吝賜教。”秀緣還禮道。
“早有耳聞青城秀緣乃麒麟之資,今日一見,果然龍鳳。青城三十六峰,分左右十八陣,皆可登頂。我武當添為魁首,當同等對待,是為尊重。故而也布左右十八陣,供青城弟子以擇其一。”老道笑道。
“秀緣代青城謝過前輩。”秀緣微微點頭,這武當山也不會持強佔便宜。
“不必謝我,老道是遵令而行。左邊十八陣始於回龍觀,終於瓊臺。右邊十八陣始於凝虛觀,終於三天門。天師可擇其一。”老道說道。
“敢問,有何不同?”秀緣問道。
“左十八陣以劍陣為攻,右十八陣以符陣為守。擇左十八陣,則需以守為攻,每陣以三柱香為時限,擊而不潰者,方為透過;若擇右十八陣,則需以攻為守,也是三炷香為時限,破陣者方為透過。”老道說道。
“好,秀緣知曉。”秀緣點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