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潭霧泉。
秀緣慢悠悠的走在半籠輕紗的薄霧之中,前面是個靦腆的小道士引路,一路走來都是低著頭,不敢看秀緣,十分拘謹靦腆。
許久未曾呼吸這裡的空氣,秀緣身心愜意。
“元時,你不必引路,我知道如何走的。”秀緣搖頭道。
“迴天師,元稹主事的讓我引路,不敢惹怒天師。”小道士名叫元時,聽見秀緣說話,立馬躬身回應,怕觸怒了秀緣。
“在我這裡哪來那麼多規矩?你何須如此怕我?”秀緣嘆道。
“天師是我青城翹楚,也是我青城門人弟子楷模,元時不是懼怕天師,是心裡尊崇天師的,許多與我一般的弟子都仰慕天師。”元時小聲說道。
“皆是青城弟子,又有何不同?好了,前面不遠處就到了,你便回去修課吧。”秀緣說道。
“是,弟子告退。”元時反身離去。
這時,竹林之中嗖的躥出一道黑影,帶起一陣勁風,瞬間便到了秀緣身邊,向秀緣撲了過來。
秀緣微微一笑,張開雙手,往懷裡一抱。
一顆碩大的狗頭,吐著舌頭,劈頭蓋臉的一頓舔,搞得秀緣狼狽異常。
“你這雜毛,一段時日的功夫,又長了肉,一身狗毛都成了襖子了。”秀緣笑罵一聲。
“嗚嗚…嗷…”大狗下地,不滿的一聲長嚎,便轉身在前面引路。
不多時,秀緣便來到了師尊洞府。
“弟子秀緣,拜見師尊。”秀緣洞外行禮。
“進來吧。”老者一聲呼喚。
“師尊,但請吩咐。”秀緣立於寧封真君身前。
“秀緣,你已突破天師境中期,對道之一途有何明悟?”老者說道。
“師尊曾點化秀緣,持本心,修我道,方有今日突破。今日略有所思,道心破鏡,境界方能破鏡,非術法之功。如今我已劈出紫府,方感天地之力浩渺,人終究不過是載體,借天地之力而行。心穩,則道穩,道穩,則人穩,今日方才明白,師尊當年為何以青絲纏玉拂塵和天機劍試探秀緣道心。我之道,非器之道,乃心之道。以心為劍,以術法為鋒,方能斬盡萬物。”秀緣說道。
“你總算是入道了。”老者微微點頭。
“你可知此間巔峰之境?”老者問道。
“不知。”秀緣答道。
“道門之境,分為人境,道境,天師境,上清境,太清境,破碎境,造化境,窺天境,虛無境。每境界分三重天,即為初期、中期、巔峰。然,天道浩渺,自古相傳,還有天道境的存在,為師窮其一生,怕是無望,你資質絕佳,萬萬把持本心,不可自誤。”老者說道。
“秀緣記下了,師尊,弟子有事稟奏,望師尊責罰。”秀緣跪下。
“你可是要說你身上的佛宗氣息?”老者微笑道。
“正是,弟子在天池有奇遇,方知佛門高僧有慈悲,心生敬仰,行了叩拜之禮。”秀緣說道。
“不必掛懷,我識得此人,心若菩提,你能得到他的點化,實屬造化。他傳你何物?”老者問道。
“佛門一式,般若掌。”秀緣說道。
“這……”老者語塞,之後便是搖頭笑嘆。
“這老和尚,是執意要搶我青城山的風頭麼?”老者無奈。
“師尊,可是有何不妥?”秀緣不解。
“你倒是撿了大便宜,這般若掌乃佛門絕技之一,若非青睞於你,你是絕不可習得。他這是傳了你衣缽啊。”老者說道。
“弟子不敢忘師恩,從未使出此神通。”秀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