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範鵠對此是何看法,以墨踐為首的梁墨弟子對此十分讚賞,畢竟李郃以身作則,沒有利用權力與地位去獲取那座店鋪。
雖然眾梁墨弟子也明白,就算是在少梁,也不可能徹底消除貴族、氏族的優勢,但至少平民可以在這裡獲得最起碼的公平與平等。
除此之外,在東梁城的改建過程中,李郃與範鵠也確定了‘學塾’與‘司法’的位置。
學塾,即提供教學的場所,大抵分為小學、大學、國學三檔,這倒不是出自李郃的建議,而是天下各國普遍採用的劃分。
沒錯,天下各國不止設教學教導貴族、士族子弟,也教平民子弟。
只不過嘛,前者教的是真正的學識,而後者教的則是忠君愛國,說難聽點就是愚民之教,以便於保障貴族、士族的地位,便於治理百姓。
李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確定小學、大學、國學三檔學塾的情況下,去除了貴族與平民的不平等,規定所有少梁孩童統一入學,且教授一模一樣的學識,此舉讓梁墨弟子們大加讚賞,對李郃也是愈發推崇、敬佩。
除此之外,李郃也暫時規定了小學、大學、國學的科目。
小學主要是學習文字,輔以算術;大學則開始接觸墨家、法家、儒家、農家等學術;國學則是大學的進階,選擇大學的佼佼者進入國學,請學者教導學識。
按照李郃的想法,每座城邑都必須設有足夠的小學,而大學則設在‘郡級城邑’,而目前少梁因為位置給你洗大致可分為兩郡,一個即少梁本郡,包含東梁、芝陽、舊梁、繁龐等最初的五座城;另一個就是包含元裡在內的‘合陽郡’,畢竟合陽、元裡離少梁本郡著實有點遠,且佔地廣闊,劃分為郡更便於作者描述。
順便一說,國學基本上會設在少梁城,或者是在舊梁。
然後是司法,也就是裁決刑事訴訟的的官衙。
本來一座城邑的刑事,基本上由邑大夫裁斷,但李郃考慮到一些原因,主張將邑大夫的司法權力剝離出來,另設‘司法’,設長官為廷士,專門負責處理、判決民事與刑事訴訟,以便邑大夫能集中精力治理城邑。
廷士以上,設廷尉一職,官衙設在少梁城,總督各城的司法官衙與廷士。
鑑於少梁奉行墨法治國,李郃準備推舉鉅子墨踐擔任廷尉,其下廷士,也都由梁墨弟子出任。
不得不說,就上述這兩項政令,若非少梁國內的王族、貴族、士族佔比非常低,且作為貴族代表的東梁君、範鵠、司馬卓、尹騭等人本身就是有德行、素養之人,這種政令想要推行下去,基本是不可能的。
至少除了少梁以外,幾乎沒有什麼國家能夠推行下去,只要它國內有貴族、士族勢力。
當然,為了穩妥起見,學塾與司法這兩件事,首先嚐試在東梁試行,倘若沒有問題,再逐步推廣至全國各城,包括合陽、皮氏。
待等到三月下旬,東梁城的改建已基本落成,兩萬三千餘墾建卒撤出東梁,再次回到芝川平原,準備投入四月初的春耕。
四月初五,就在少梁舉國軍民準備春耕一事時,田忌、孫臏一行終於在跋涉二十多日後,抵達了合陽,繼而又從合陽前往少梁本郡。
數日後,東梁君收到合陽大夫尹騭送來的訊息,得知田忌出使他少梁一事,心中也是訝異。
想來他也沒有想到,他少梁的名聲居然傳到了齊國,甚至於,齊國竟派出田忌出使他少梁。
要知道田忌雖不是齊國的王室,與齊王也並非一支,但再怎麼說也與齊王同族,是名副其實的齊國公族,論在齊國的地位,就好比魏國的瑕陽君,但據說比瑕陽君更加受到其國君主的信任。
這等人物來到他少梁,東梁君自然不敢怠慢。
當日,王廙匆匆坐車來到舊梁,向李郃敘說了田忌一事:“……家父希望子梁與我一同出面相迎。”
李郃聽罷也不敢怠慢,立刻與王廙啟程前往徐水。
而此時,田忌與孫臏一行已經駕著馬車渡過了徐水,繼而順著芝陽與東梁之間新修的那條道路,一路來到了芝川平原,看到了芝川平原上廣闊的農田,還有在農田裡勞作的兩萬餘墾建卒。
“這裡便是少梁?”
看著那片廣闊而不設防的農田,田忌與孫臏流露出了驚訝之色。
身為一個夾在秦魏兩個大國之間的小國,少梁非但不似他們預想的那般破敗,反而給他們一種欣欣向榮的感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