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上旬,就當秦臣甘龍出使趙國之際,少梁早已開始了新一年的建設。
按照年前制定的規劃,東梁將拆除城內的閭牆,重新規劃城內房屋建築,為將來成為少梁商貿大邑做準備。
當那一堵堵的閭牆被拆除時,東梁軍計程車卒們心情十分複雜。
對此鄭侯與已回國的韋諸、伍康幾將談聊時感慨道:“當年多虧了這些閭牆,我等才能擋住那二十萬秦軍,不曾想今日竟要將其拆除……”
諸將領也是嗟嘆不已。
不遠處,正與範鵠等人交談的李郃聽到這話,笑著寬慰道:“這是為了東梁日後能更好地發展。”
“更好地發展……”
範鵠喃喃重複著李郃的話,神色遲疑地看著自己所在的街道。
規劃整改東梁城內建築,其實是李郃所提出的,而繁龐早在去年就已經在逐步整改。
此前天下的城邑,基本上大同小異,正所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方九里,旁三門,城中(道路)九經九緯,王宮或邑大夫邸居中,路外左邊是祖廟,右邊是社稷——有廟曰都,無廟曰邑。
市集坐落於城北,每逢月初、月半開市,其餘時候閉市。
天下各國各城,大多如此。
然而李郃所提出的規劃,卻準備將東梁城內最主要的幾條街變為商市區,吸引天下各國的商賈在此購置店鋪、售賣貨物,且不分月初、月半。
更要緊的是,日後城內的商鋪將不再僅限於售賣銅鏡、絲綢、茶葉、陶瓷等在普通人眼裡的貴重之物,衣食住行,均可開店,包括售賣食物。
不得不說,天下各國君主為了放置治下百姓倦怠懶惰,皆禁止售賣食物,這次李郃主張打破這個限制,範鵠作為東梁大夫,其實心中也是惶惶。
更別說李郃提出的‘重農利商’的主張。
重農不必多說,而‘利商’指的就是頒佈有利於商賈的政策,以此吸引天下各國的商賈集聚少梁。
在此之前,天下諸國皆主張‘重農抑商’,打壓、限制商賈,少梁也不例外,因此當李郃提出‘利尚’主張時,無論東梁君還是範鵠、司馬卓、尹騭等人,皆流露出了遲疑之色,畢竟大部分觀點認為,注重商事會摧毀一個國家。
好在李郃只是主張‘利商’,還未達到‘重商’的地步,‘重農’依舊是少梁的基本國策,因此東梁君與範鵠、尹騭、司馬卓等人反覆討論後,這才決定先嚐試看看李郃所提出的‘利商’,看看是否對他少梁有利。
拆除閭牆,重新規劃城內的街道、建築,這需要大量的人力,好在芝川營寨內有兩萬三千餘魏軍俘虜。
確切地說,這兩萬三千餘人已不應該再稱作魏軍俘虜,因為自‘魏國贖回四千魏武卒’那事後,這些魏軍俘虜們就徹底對魏國死了心,心甘情願地成為了少梁的‘墾建團’,少梁需要他們種地就去種地,需要他們挖河就去挖河,其中兩萬人就等最後的兩年‘刑期’結束後,恢復自由之身,從此搖身一變成為少梁的軍卒。
甚至於像其中吳嬰、王述、段付等二千人將,鄭侯、華賈二人早就跟他們私下打過招呼了,就等最後兩年刑期結束,直接帶著舊部併入新設的‘元裡軍’,原來是什麼職位,依舊是什麼職位。
這份許諾,讓這些‘懇建團’的將官們心中很是欣喜,協助墨行等墨家弟子指揮眾人勞作也越發賣力。
有數千墨家弟子、兩萬餘‘墾建卒’參與東梁的改建,工程進度可謂是一日千里,沒幾天功夫,東梁城內的最中央的十字主街就已改建完畢,兩旁的建築也已翻修整頓,以至於整條街道整整齊齊,讓前來旁觀的樛遊、申春、惠施三位他國駐使暗暗咋舌。
順便一提,最靠近十字街口那片豐功碑廣場的四座建築,範鵠決定拿出來供李郃挑選。
因為當年李郃當著那七、八千東梁卒的面許諾過,待日後擊退了秦軍、重建少梁時,他有意在東梁開設一間店鋪,專門售賣酒食,顯然範鵠還記著這件事。
雖說這是範鵠的好意,可問題是如今李郃作為舊梁大夫,就算要開店鋪也是開在舊梁呀。
範鵠可不管這些,雖然帶著笑容卻很認真地對李郃說道:“子梁,不可言而無信啊,我東梁軍的將士們可還等著你當年承諾的那些酒食呢!”
在旁維持秩序,防止城內百姓過分靠近施工地的東梁軍將士們也紛紛起鬨,其中不乏有當年東梁之戰的老卒。
於是李郃最終還是挑選了一座靠東北方向的房屋,準備拿來開設酒肆,或者食府。
當然,鑑於目前他少梁國內提倡人人平等,李郃也不好帶頭破壞搞什麼特殊,婉言拒絕了範鵠的贈予,決定用自己的俸祿買下這座店鋪。
從旁,跟在李郃身後前來的狐費介面道:“若有不足,我狐氏、田氏會代子梁大夫補足餘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