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嘍您啊?”
“可是喝些什麼茶?”
別小瞧晨起的茶館,作為老輩子就傳下來的茶文化,能在集市大街開起來的茶館,甭管大小,可都是從開門起就有人上門來喝茶的。
有些人呢,來茶館中一坐就是一天。
他們快要把這裡給當成自己第二個家了。
邵年時這時候進來,茶館當中已經不止他兩位客人了。
只有一層的大散座廳內,稀稀拉拉的已經坐上了兩三桌。
因著這些茶客們具都是習慣了一處的茶館,來來往往多年,基本上將出現在這茶館中的同好們都認識了個大概。
像是邵年時這樣的生面孔,一出現在這個小茶館當中的時候,那幾座的客人,不免就都多看了幾眼。
這邵年時也不在意旁人的眼光,只是盯著茶館牆壁上掛著的水牌瞧了些許。
只指著一壺中不溜的綠茶點了他在濟城茶館的第一單。
然後就帶著小六子尋了一處靠窗的位置,坐在了孔眼粗疏的竹簾子的後邊,靜靜地等待茶館的小二將茶給他們沏上了。
又因著二人過於陌生,旁人的目光又過於專注。
在這個小茶館當中拐著個簍子趁機兜售零嘴乾果子的小小子就有些躊躇,一時間不知道應不應該上去做邵年時的生意。
大概是瞧見了竹簾子上映出來了一個小小人的身影,轉過頭來的邵年時就笑了,他朝著那個有些畏縮的瘦小孩子招招手,說了一句:“來,且瞧瞧有什麼吃得?”
只這一句話,這位安安靜靜的小子的眼睛就亮了。
他脆脆的應了一聲哎!挎著籃子就往邵年時這桌湊了過來。
不用邵年時探頭過去,這小子就沿著桌邊將他罩在籃子上的屜布給揭了開來。
露出裡邊六個不大不小的盤子,將他翻售的東西都擺在了邵年時的面前。
這當中有,鹽炒的花生,糖熬的紅果,烤的開了口的栗子,水分曬成了半乾的果子乾兒,小蔥與燒豬頭拍蒜拌成的小冷盤,以及一盤層層疊疊的脆的掉渣的魚尾酥。
這些東西其實都不是什麼稀罕玩意兒。
但是架不住這小子將每個盤子當中的食物都擺放的特別的乾淨整潔。
那粗糙的大黃瓷盤子被食物映襯的竟然多了幾分的古拙之意。
只瞧著竟也覺出來了三分美味的感覺。
因著喝茶不是喝酒,邵年時就沒要那一瞧就挺好吃的豬頭肉,而是選了兩個鹹口的小菜,鹽炒花生與加鹽不加糖的魚尾酥。
可算是讓這位小子在茶樓還沒上客的時候,就先開了張。
美的那小子笑的更開,特別爽利的報出了兩盤小菜的價格。
“鹽巴花生8個大子兒,魚尾酥就要貴些,20個子兒客官瞧著可行?”
邵年時輕佻眉毛,並不曾在這一兩個子兒上還價,因為這位挺節儉的小子,早在來濟城的時候就將物價給打聽清楚了。
這小孩子給的價格是個良心價了。
只那一盤四個的魚尾酥點心,若是去四味齋這種老號點心鋪子中去買,一個也需要八個大子兒的價格呢。
想到這裡,邵年時就從自己的袖口袋子中掏出了一個藍色的荷包,從當中掏出一個銀角子遞與那賣零嘴的小子,吩咐道:“去,與茶家吧,我這裡沒帶零錢,讓老闆與你二十八個子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