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聽聞我並非是因為她持劍練習而將我驚醒的艾維娜,望著我柔聲一笑,輕點頭顱道:“若沒有打擾你真的就太好了。”
我對著艾維娜再次點頭確認後,將目光稍稍的放在了她身前的餐盤之中,除卻常規的食物與飲品外,她的餐盤裡,還擺放著幾枚造型精緻的甜點。
不用多想,它們必然是由可麗小姐親手所制。
本就將目光放在我臉上的艾維娜,自然是察覺到了我的目光掃過了她的餐盤之中,而後其再次一笑望著我說道:“這是可麗小姐所做的甜點,味道真的很棒的,薩特,要不要來一個試試看?”
聽聞艾維娜的詢問,我擺了擺手開口道:“我並不喜歡甜食... ...只是艾維娜你和卡婭一樣,都對這般甜點情有獨鍾呢。”
艾維娜的俏臉之上仍是滿布笑意,而後開口說道:“是呀,很少有女孩子會拒絕它的美味吧,對於這般甜品方面,卡婭小姐可是個行家呢,希望她能夠快些振作起來,完成她對我的約定,有關甜品方面的種種話語與知識,我發現我和卡婭小姐還是很聊得來的呢。”
聽及艾維娜的話語後,我不禁在心中想到:“瑪麗小姐倒是對於甜品方面並不反感,但也未有像艾維娜與琉璃一般如此的熱衷,特婭卡更不用提,傭兵出身的她雖說現在已經了當時那般小傭兵頭目的樣子,雖說對於食物方面並不挑剔,但比起甜品來說,還是更加喜歡肉類的食物。”
想到這裡,我對著艾維娜再次開口點頭道:“放心好了,有我們大家在她身邊,她一定會重新振作起來的。“
說到這裡,我話語稍稍一頓,而後對著艾維娜詢問道:“艾維娜,當時我們在永凍森林一戰時,你手中的雷芒之爍也遭受了數次妖刀的攻擊,它的劍體方面沒事嗎?”
聽聞我詢問艾維娜她手中的晶耀刃,艾維娜下意識的將右手撫在了依舊佩於腰間,並未納入自身儲物裝置之中的雷芒之爍的劍首之上。
而後望著我輕點頭顱道:“請不用擔心,再回到這冰霜之心後,我本也在擔心這件事情,所以回到自己的房間後,便第一時間將其檢視了一番,雖說當時抵禦了幾次妖刀的斬擊後,雷芒之爍散發的光芒很是黯淡,但似乎是因為經肯特大師之手與雷之審判碎片融合增幅的緣故,它的武器核並未受到損傷,同時正在緩緩的自行復原,今早我將其出鞘之時,便已恢復了許多,我想只要再給它一些時間,便可以完全自行復原的。”
聽聞到雷芒之爍無事,我便對艾維娜再次開口說道:“沒事便好,肯特大師已經不在人世,眼下眾人的武器又與審判碎片相互融合,已經可以算作為‘遠古遺物’之列中,若是處於你們手中的這三柄晶耀刃真的出現了嚴重的損毀,以我眼下的鑄劍實力也根本無法將其修復,看樣子還真的要好好的研究一下肯特大師留給我的鑄劍筆記了呢。”
見我稍稍安心,艾維娜依舊一臉笑意,顯得很是開心的模樣對我開口道:“沒問題的,得到了肯特大師那本鑄劍筆記的你,我想終有一日一定能將他超越,也成為一名名震大陸的鑄劍師的。
不禁是我那麼想,同為劍士之職的萊納與亞魯斯特,恐怕他們的想法也同我一致才是,我的雷芒之爍安然無事,想必嘯風蝕月與雪月華亦是如此,倒是薩特你手中的那柄聖槍還好吧?“
面對艾維娜對於聖槍的詢問,我對其點頭道:“放心好了,同你的晶耀刃一樣,無大礙,況且聖槍本就是一柄光屬性的武器,對於暗屬性的攻擊,有著天生的抵擋效果,只是滅殤妖刀的品階與力量太過於強悍,才會造成在永凍森林時,聖槍的光芒無比的黯淡。
只要將其中注入一些光屬性之力後,便可以恢復了,同時光之審判碎片已經作為了它的武器核,它也有著自行恢復的能力。“
說到這裡我的話語再次一頓,而後思索著說道:“本為暗屬性的妖刀,自然帶有暗屬性的腐蝕特效,所幸我們在執行‘永凍森林’一役的任務時,機緣巧合的尋覓到了肯特大師,藉助他之手與我們所持的各屬性的審判碎片,將我們的武器重鑄亦或增幅。
已經處於遠古遺物一列的我們手中的武器,似乎對於暗屬性武器帶有的腐蝕特效,有著明顯的抵抗能力,若是換作以往,只怕我們手中的武器,都會被妖刀的攻擊所帶有的黑暗之力所侵蝕吧。“
聽完我的一番分析後,艾維娜自然是贊同的輕點頭顱道:“聽你那麼一說,還真是如此呢,我想這一切都是女神的指引與庇佑才是,不管如何,我們大家一行六人都能從永凍森林一戰後全身而退,真的是太好了。”
處於一張桌前,坐於我對面的艾維娜,此刻輕舞著刀叉,一邊進食,一邊同我繼續交談。
忽然間我的腦海之中再次浮現起了疑問,不禁對著艾維娜開口詢問道:“艾維娜,當時我們一行在拉羅斯駐軍場的指揮室之中,同古豪大叔還有盧林大校提及‘血引晶柩’一事,當時古豪大叔口中的‘碧色之葉’與‘莎拉’,我雖說有一絲印象,但很是模糊。”
聽到的詢問,艾維娜望著我苦笑一聲道:“你呀,總是詢問這些人盡皆知的問題呢。”
艾維娜此刻將手中的刀叉放下,用紙巾輕擦唇上的奶油後,目光望著我開口解釋道:”‘碧色之葉’工會位於西征帝國首都尤卡倫南方的雪影鎮的西側,那附近便是阿拉門遺蹟的所在。
‘碧色之葉’工會有些特殊,並不同於其餘的幾位聖人所各自成立的工會。“
還未等艾維娜繼續說下去之時,我不由自主的便打斷了她的話語,對她詢問道:“‘碧色之葉’有些特殊?特殊在哪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