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啊,在大隋千瘡百孔的時候,只有李文淵還在想著為大隋開疆擴土,而不是和那些逆賊一樣在大隋的土地上自相殘殺。”楊廣放下了手中的報紙,對面前的御史官說道。
“李總管在西域長於撫民,治下百姓都是安居樂業,前些日子的讖言所導致的二十萬難民西遷也妥善的做好了應對,使大隋的子民們免受戰火枯烤之苦,看似功勞甚大,但是若不是當時陛下力排眾議的任命他為西域總管的話,他一介下級軍官哪有能力做到這些事情。”御史官聽出了楊廣話語中的一絲不悅,連忙勸解。這個御史官不是別人,正是李文淵三番五次宴請的那個御史官,正所謂吃人嘴短,現在自然是要替李文淵說話了。
“那個讖言你們調查的怎麼樣了?”楊廣問道。
御史官直到楊廣口中的讖言就是那句在北方流傳甚廣的:西域王,不納糧,便低頭說道:“陛下英明,讖言這種東西一向是如煙一般縹緲難尋其根源的,臣等無能只查出來最開始這條讖言是在齊魯之地流傳開來的。至於是何人所為尚且不知,但是根據推斷的話,應該是有人想要削弱齊魯之地的兵源,同時想要用這些難民拖垮李總管在西域施行的低保糧政策的一箭雙鵰之計。但是具體是誰,還不得而知。”
“李淵。一定是他,只有他才會使用這種見不得人的卑劣伎倆。”楊廣恨聲道。這個李淵在自己面前偽裝的太完美了,讓自己以為自己真的能控制得住他。沒想到笑到最後的還是他,還擁立了自己最喜愛的皇孫為皇帝,還尊自己為太上皇?自己還沒到老糊塗需要讓位的時候,而且就算是讓位,也輪不到他一個太原留守的支援。
不過這回楊廣是冤枉李淵了,這條讖言是李文淵自己散佈出去的,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增強西域的民力,加大西域的戰爭潛力。按照目前西域發展的態勢來看,二十年後便能很輕鬆的達到自己的期望,但是現在時間不等人,李文淵就只能走這種鋌而走險的方法了,不過幸運的是李淵頂上了這個罪名,頂住了楊廣的怒火。
轉回到西線,隨著宣讀完誓詞,供上了祭品,此時更是三聲炮響之後,張君泰親自操刀宰了活禽祭旗。隨後等到午時,整個西線的五個軍團全部開拔,向著西突厥的領地進發。大軍動向一向就是難以隱瞞的,再加上張君泰本身就沒有隱瞞的意思,所以這個訊息第一時間就傳到了射匱可汗的耳朵裡。
“你是說高昌國正在被漢人軍隊圍攻?”射匱可汗問面前的高昌人說道,這個高昌人是麴伯仁的心腹,這回冒死從尚未完成徹底包圍的高昌城中闖了出來,前來找射匱可汗搬救兵。
“麴伯仁還能堅持多久?”射匱可汗問道。
“我高昌國的軍隊現今都在大汗您的賬下效力,高昌城可能是要朝不保夕了,還請大汗快快救援啊。”前來送信的高昌人此時已經是快要哭出來了。
“我知道了,你下去歇著吧。”射匱可汗不耐煩的擺了擺手,賬內的武士便是將這名高昌人架了出去。
“這些該死的漢人,為什麼又比我快了一步?現在各部盟的軍隊還沒有相互熟知,這個時候出兵的話可能會被漢人找到破綻各個擊破啊。”射匱可汗頭疼的問面前的安康人說道,安康人多出善於經商之人,走的地方多了,視野就廣了,頭腦也比較靈活了,於是被射匱可汗看中,請為了自己的謀士。
“這些都不是問題,只要大汗您親臨指揮,那些部落的頭領一定會遵從您的命令的,到時候相互間都有您作為聯絡,就不會有被各個擊破的危險了。”安康人對射匱可汗說道。
“那還在向這裡趕的鐵勒部和吐火羅部的人呢?”射匱可汗說道。
“可汗您可以讓他們直接趕往高昌國哪裡與大軍匯合,高昌國本身漢人就很多,國主更是一介漢人,若是拖延的久了,難保那些軟弱的漢人選擇投降。”安康人鄭重的說到。
“高昌國的麴伯仁不會投降的,但是你說的很對,哪裡漢人居多,難保不會生出什麼變故,為了避免夜長夢多,咱們現在就出兵。”射匱可汗站起身說道。
隨著射匱可汗命令的下達,三萬餘眾的突厥軍隊和七萬的各部盟勇士組成的聯軍便是向著高昌國方向開進了。高昌國的攻略戰中張君泰集結了全部的三個軍團進行了突襲戰,得益於麴伯仁對於西突厥的忠心,高昌國內的軍隊中的絕大部分精銳都被抽掉到了射匱可汗的手下,現在留守國內的軍隊多是一些老弱病殘。此時在張君泰的軍隊的猛攻之下短短三天時間裡,除去高昌城以外的交河、田地和南平三個郡悉數被攻陷下來,將高昌城對外的聯絡通道徹底斷絕了,高昌城正式成為一座孤島。
“將軍,射匱親自帶著聯軍主力向我們撲過來了。”一名軍梟向張君泰報告說。
“知道了,繳獲自高昌人的兵甲都清點好了麼?”張君泰問道。
“都準備好了,也都發放到位了。”軍梟嘿嘿一笑說道。
“那讓他們先去挫一挫突厥人的銳氣吧。”張君泰命令道。
這回張君泰敢於率領不到五萬人就幹直接面對十萬突厥軍隊的地氣就在於李文淵給他的一個小的提議:不同於我們在國內作戰,這回遠赴草原作戰難免要接觸大量的胡人,這些胡人有願意歸順的,也有迫於我們的軍隊而歸順的。這些表免歸順的胡人最為的危險,不如將他們武裝起來,許諾他們只要戰功足夠,我們就幫助他們立國,徹底擺脫阿史那氏的統治。他們一定抵擋不住這種誘惑,到時候就可以把他們頂在前線,既然加入了我們的軍隊,就要遵守我們的軍法,臨陣脫逃者,殺無赦,他們的每次戰鬥都在後面安排一支部隊督戰即可。
按照李文淵的說法,張君泰僅在高昌國內就組織起一支人數多達兩萬的胡人組成的軍隊,張君泰命名為歸化軍。這支歸化軍的第一仗,就要面向昔日的老對手,突厥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