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日不落盛唐> 第一百七十九章 武威保衛戰(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九章 武威保衛戰(五)

聽到李文淵的話,莊伏狄更疑惑了,問道:“總管這是何意?”

“沒什麼,就是為了讓我漢民族在這場亂世中多保留幾分元氣,不論何時有人才有一切。”李文淵說道。

“但是若是沒了自古以來我們世代生存的土地,那我們就算是還有人,又能怎麼樣呢?”莊伏狄說道。

“伏狄你不要這麼極端嘛,有了人,等到中原的各路軍閥相互廝殺的元氣大傷的情況下之後,才會幡然醒悟自己佔據的地盤上不再有漢人的時候,就只能拿出大筆的金銀來購買我們出售的突厥人,到這個時候我們就等於拿捏住了在這些人的命脈,此外,沒有漢民從事生產,我們就可以向他們提供各種糧食物資,讓他們沒有我們,就只能乾坐著等死,根本沒有自己發動戰爭的機會。而我們就可以用這種辦法將國內中原的紛爭情況控制在我們希望的程度上,保證我們的後方安穩。等到我們處理外外面的事情的時候,就可以隨時掐斷國內混戰的軍閥的生命線,讓他們像是一棟腐朽的破屋一樣,一腳就可以踹倒,這就是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嘛。”李文淵繼續給莊伏狄解釋道。

莊伏狄呆呆的看著面前的李文淵,心中收到了極大的衝擊。李文淵看見莊伏狄的樣子,不由得笑道:“怎麼?有些接受不了了?”

莊伏狄苦笑一聲說道:“總管這哪是要逐鹿中原啊,昔日裡只曾聽聞皇家在京城附近圈山為皇家御苑,供皇室貴族在其中狩獵百獸取樂,倒是總管此舉這並非是要逐鹿中原,而是要將整個中原都變為總管的狩獵場啊,這等圈養整個中原的事情從古至今從未有之,又如何能不讓人覺得吃驚不已呢。”

李文淵哈哈一笑說道:“這不過是第一步而已,你可曾聽聞曹公曾作《觀滄海》用以讚歎雄闊的東海?”

莊伏狄點了點頭說道:“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公雄闊的胸襟至今讓我輩歎服不已啊。”

李文淵又說道:“那伏狄你可知道東海的盡頭是什麼?”

莊伏狄被李文淵問得一愣,便是喃喃的說道:“東海盡頭便是歸墟,《列子·湯問》有曰:“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為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日歸墟。在歸墟不遠的海面上,漂浮著五座山,名叫岱輿、員嶠、方壺、瀛洲和蓬萊。山勢巍峨挺拔,山上有許多美麗的亭臺樓閣,是眾神居住和娛樂的場所。這五座山,每一座山,每一座都有三萬裡高,方圓也有三萬裡大,山頂上有九千里開闊的一塊平地。五座仙山並排而立,每座山的距離是七萬裡。

但是五座深山都沒有根基,隨著潮汐四處漂流,若是漂泊到北極之地,就會沉沒,徹底消散在天地之間,後來北海海神禺強驅使手下的巨龜僕人十五名,分為三組,輪換著馱負著五座神山,保證神山不會被帶到北極之處沉沒。

後來在崑崙山北邊九萬里的地方的龍伯國,那裡的國民都是身高體壯的巨人。有一天,一個龍伯國的巨人心血來潮,忽然想到海里去釣魚。於是他沒走幾步就到了歸墟,也就是那五座仙山待著的地方。馱負神山的海龜們很久沒吃什麼東西了,特別容易上鉤。於是龍伯的巨人一下釣餌,很快就釣上來六隻海龜。

他把海龜用繩子串起來,往背上一背,高高興興得回去了。這個巨人把它們的殼剝了下來,扎幾個眼,用火烤。海龜讓火一烤,順著小孔炸成裂紋。龍伯國的巨人就數著龜殼上的裂紋來算卦,在被釣走的六隻海龜,正好是負責馱岱輿和員嶠的兩組。所以這些海龜被釣走以後,岱輿和員嶠就沒了根了。它們就隨著潮汐滿滿的額漂到北極,最終沉了底了。所以現在世間所存在東海的仙山就只剩下了蓬萊、瀛洲、方壺三座了。總管問這些做什麼?”

李文淵拍了拍莊伏狄的肩膀說道:“伏狄,東海的盡頭不是歸墟,東海上也並不是只有三座仙山,越過東海,有一片寬廣無比的大陸,疆域之遼闊可容納下十數個大隋,那裡傳說有個黃金之國,一個富得流油的城市,那裡的人們用綠寶石裝飾房屋,用金銀做碗碟,有著碩大的珍珠、祖母綠、和其他美麗的寶石。那裡遍地都是黃金白銀之類的財富在等著我們去取回來,大批的土地等著我們去征服,將來有機會,我帶你去新大陸看一看。”

莊伏狄今天被各種新奇的觀點和資訊衝擊的大腦都有些反映不過來了,於是便是木然的點了點頭說道:“但是,我們首先要擊敗突厥人。”

“是的,事已至此,別人我不清楚,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兩個勢力之間早就是不死不休的死敵關係了。我們接下來的全力都要投入到面對突厥人的戰爭中,這些都有長於作戰的張君泰負責,你的心思很是縝密,我準備將整個東方以及南方的防線都交給你負責,無論如何一定要替我,替我們西域軍守住大後方,後方不亂,我們前線計程車兵們就能勢如破竹的打敗面前的每一個敵人。”李文淵鄭重的對莊伏狄說道:

“而且,金城薛舉是我的老友,我們之間有過一紙協議,一方有難,另一方要盡到友軍的責任,出兵援助,所以此行防守武威郡若是到了事態緊急的時候,可以向薛舉求援,無論如何他都不會袖手旁觀的。”

莊伏狄想到這裡,便是對李文說道:“李大人你是一直跟隨在總管身邊的老人了,金城薛舉和總管之間真的是那種親密無間的關係麼?”

李文想了想說道:“總管自從在皋蘭山救下薛舉之後,兩人便是結為密友,後來更是一起在遼東戰場上廝殺出來,成為了生死之交,相必交情應該是不淺。”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