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日不落盛唐> 第七十二章 清理張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二章 清理張掖

李文淵這邊剛剛處理好武威郡的事宜,便接到了張君泰在張掖郡擊潰叛軍的訊息。李文淵便捨棄了去檢視那批被俘工匠的事情,直接帶著蓋蘇貞挑選了一批後備官員和經歷了武威郡公審的官憲們,直接前往張掖郡。

在張掖郡李文淵見到了正在率軍鎮壓地方上不穩定因素的張君泰和兀得魯,看著兩人甲冑之間乾涸的血汙,李文淵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我聽說你們在張掖郡城下擊潰了叛軍,傷亡如何?”

作為這支西進平叛軍隊的總統帥,張君泰便上前一步施禮說道:“回稟總管,此役敵方軍心渙散。未曾有一戰之力,我方僅有百十餘人墜馬而傷。”

李文淵點了點頭,說道:“大軍在此駐紮的久了,可有張掖郡內的地勢沙盤,快些拿上來。”

不多時便有軍士抬上來了一個木底土山搭制的巨大沙盤擺在了李文淵的面前,由泥土所搭制的沙盤上面所顯示的正是張君泰軍隊的斥候們在周邊探查地形繪製所得。張君泰看了看沙盤,又對李文淵說道:“昔日馬伏波為光武帝所制沙盤皆有米山堆置,可是現如今咱們糧食緊張,便只能用些沙土為將軍堆制沙盤,還請將軍勿怪。”

李文淵擺了擺手說道:“我向來崇尚實用為先,無論是米山還是土山,只要能清晰的顯現出我們當前所處的地形地貌便可。”

隨後李文淵繞到了沙盤的另一邊,古時候的沙盤都是上南下北,與自己在後世所用的上北下南的地圖多為相反。所以李文淵繞了一圈,把整個沙盤上北下南的對應著自己腦海中的記憶。在李文淵絞盡腦汁搜尋了很久之後,終於在沙盤上找到了那處自己想要找的地方。

李文淵指著沙盤上的左下一角說道:“多派斥候前往此處查訪,看看此處是否有一座褐石山,通體皆是褐色的石頭所成,上面不曾生長草木。”

張君泰聽罷李文淵的描述似有所悟地說道:“將軍此舉是要找尋那裡的鐵礦不成。”

李文淵點了點頭,說道:“正是。現在我們所用的鐵礦多是由中原運來。武威郡附近又盡產些煤炭,我們需要一處鐵礦來滿足我們自己打造兵械的需求。”說到這裡頓了頓,隨後李文淵又接著說道:“為了保證我們將來可能在這裡的鐵礦的安全,同時也為了進一步壓縮李軌的活動空間,我們一定要確保嘉峪關在我們的控制之內。”

交代完了接下來大軍的動向,李文淵剛剛將張君泰和兀得魯送走,一同前來的蓋蘇貞便引著一個乾瘦的老者走在進來。

“這位老者便是夜梟在張掖郡的負責人。”蓋蘇貞說道。

李文淵點了點頭說:“那我該如何稱呼這位呢?”

“總管稱我為張一便可。”那個老者笑著說道。

“張一?”李文淵聽罷有些疑惑。

“是的,總管。做我們這行的最怕的就是禍及家人,所以主母在我們加入的時候便會替我們取一個假名。在下的張便是指的張掖郡,至於這個一便是指由我來負責張掖郡的相關事宜,做個小頭目的意思。”

李文淵聽後暗自歎服秋娘的手段高明,他口中所稱的主母便應該是指的秋娘,這個秋娘有跟自己提及過,在她的規劃中各城市的主要負責人的奴契都要掌握在秋娘自己的手中,就算是李文淵親自來要也要不去。這樣一來,這些負責人就跟李文淵自己收養的那些死士是一樣的性質。秋娘又為這些人起了假的名字,既免除了這些人擔心禍及家人的憂慮,同時又因為這些名字命名的規律使得人員管理上簡單的許多。

李文淵回過神來,看著面前的老者說道:“你今日來見我是要告訴我些什麼呢?”

老者從懷中取出一本冊子,交給了蓋蘇貞。由蓋蘇貞檢查沒有異樣之後才轉交到李文淵的手上。這一個步驟是秋娘強制李文淵做的,用秋娘自己的話說:你李文淵現在所做的事情一定會激起無數人的怨恨。肯定會有人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刺殺李文淵,而自己依附於李文淵,日子過的還算舒適,自然是不會讓這些事情發生,所以這道安全的保障一定要有。

老者見李文淵翻著冊子,在一旁補充的說道:“這本冊子上所記載的內容,都是主母要求我們所查的貪汙官員的姓名和相關的贓款藏匿所在。”

“我知道了,我會跟你家主母說你的工作完成得很讓人滿意的。”李文淵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這以後,便讓人帶著老者下去領賞。

李文淵隨後讓蓋蘇貞找來了一同前往張掖郡的後備官員中的錢文通,對他說道:“我這裡有一份名單,上面所記載的都是些欺壓百姓的貪官汙吏,還有一些心向李軌的叛逆之徒。你帶著官憲好好的查一查這些人。如有屬實就地羈押,等待整個調查結束之後一同公審。”

錢文通接過了李文淵遞過來的小冊子,小心翼翼地收進了懷中,隨後告退。帶領著同行的官憲去按圖索驥的核查那些官員的罪證是否屬實。錢文通雖然有心想要將事情搞得大一些,好儘可能的拉些張掖郡的高層官員下馬,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但是最終卻是沒敢那麼做。畢竟武威郡的前車之鑑還歷歷在目,在武威郡公審的期間便有一些人想要耍一些小心機,無中生有的去陷害一些官員。結果被官憲抓了個正著,直接被革去了功名。想要再次做官入仕,還要老老實實地參加科舉。

看著錢文通遠去的背影,李文淵也是眯縫著眼睛,陷入沉思。這個錢文通也是當地一貴族家的子弟,不過雖說同為貴族子弟,但是此人確實沒有依靠家裡的任何幫助,憑著真才實學透過了科舉考試。雖說李文淵也很反感內定之類的事情,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在現如今的這個時代裡,貴族家的子弟能夠享受到更為優厚的教育資源,更適合出任一些高層的官職,自己此行帶著他來便是有心要考察他的人品。如若符合自己的要求,並要委任他作為張掖的新任郡守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