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山見這碗被這位大師珍藏在身上,還發出金石之聲,不知是什麼做的,塵垢之下也頗為精美,想必出去也能換點羊肉吃。
他心裡默唸道:大師啊,我並無不敬之意,這碗可是自己滾到我眼前的啊。他順手將碗揣在身上,推開厚重的石門,裡面卻又是一座更大的石窟,石壁鑲滿了無數的夜明珠,照得石窟亮如白晝。
滿目所見,上、下、左、右、前、後六面石壁上,全都是精美絕倫的壁畫。這畫上的故事,師父也曾給他講過,有些似曾相識。
其實,這瑰麗恢弘的壁畫大體可以分成上下兩層:下面一層,畫的是人間的大禹治水,而上面一層,畫的是神界的女媧補天。
巨山想起前面洞窟的落字異象,故技重施,又開始大聲誦讀。那些佛門經典他學得零零散散,記不大清楚,但路上剛讀過的《道德經》卻還不曾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待他洋洋灑灑將五千言的《道德經》都誦讀完了,除了震落了些洞裡的灰塵,又幹咳了幾聲之外,一無所獲。
不過這次,巨山並不焦躁。他盤腿坐禪,靜下心來思索:前面石窟的出路是在經書裡,那這裡的出路也必在這畫中了。看來若是不仔細讀這畫中故事,也未必能夠出去。
這壁畫布局規整,氣勢磅礴,卻又煞費苦心。畫面自下而上,從人間到天庭,蜿蜒而去,那些山水寫實流暢,人物分毫畢現,色彩更是奢華之極:金黃的金粉、硃紅的硃砂、天青的孔雀石,畫工又精湛傳神,不知費了多少心血。
巨山不敢怠慢,一幅一幅看過去,彷彿在翻動一本畫卷史書一般,每個畫面就是一段史詩的回放,讓他欲罷不能。畫面越來越高,他矮小的身形早已夠不到那些細微之處。
他又使出瑜伽功夫裡的“壁虎遊”秘術,順著壁畫一路爬了上去。
讓我們來一起隨他看看這畫中的故事:
原來自黃帝御龍飛昇之後,中土之主代代流傳,到了顓頊(ZhuanXu)帝繼位,天象有異:日月合璧,五星連珠。接著便是連續數年的大雨,不止不息。
一時間,富饒的中土成了萬里澤國,百姓更是十不存一。鯀用 “障水法”(注:簡單說就是用土石保護河道和城郭,讓水)保護上游城池,九年後,治水失敗,被殺於羽山。顓頊帝又派他的兒子姒(si)文命(注:大禹的名字),繼續治水。
蚩尤被黃帝斬殺於涿鹿,後來傳說託生在共工之身。魔族經過多年韜晦,終於又蓄積了強大的力量,與共工一起反抗天庭和人間的壓迫,更有無支祁和相柳兩個巨魔相助,顓頊接連大敗。
終於,大禹治水時,在雁蕩山芙蓉峰的龍湫裡挖出了神品芙蓉玉,進貢天庭,這才請來天庭眾神相助。那無支祁乃是一得道老猿,神通廣大,卻愛惜毛髮,常去湖中帶油的水窪中焗油——養護毛髮。
通天教主與眾神設計,在洪澤湖畔的豬油蕩中伏擊,重創無支祁。後來,又一路追殺,最後請旨祭起“搬山術”,用龜山鎮殺在東海之濱;而九頭蛇身的相柳,則被楊戩和四大天師等人圍困,又借來神兵熾焰弓和冷魂箭射掉九頭,最後斬殺在洞庭湖畔。
天庭與顓頊大破群魔,共工又被元始天尊的玉清劍所傷,逃至不周山下。眼見再也無處可逃,他仰天狂笑道:“什麼狗屁三清,我乃是九州正朔,上古蛇族的後人!老子若是有玉,豈能落敗!既然天不容我,我要這天有何用?”說罷,頭撞不周山而死。
這不周山乃是中土天庭的擎天五柱之一,天柱崩塌,天傾西北,地陷東南,天蓋(注:天蓋既是人間的天花板,又是天庭的地面)便漏出大洞,天河從半空落下,飛流直下三萬裡,真是銀河落人間啊!
雖說此景之壯美,非言語可以形容,但,如此一來,滔天的水患更是洶湧澎湃、無可抵擋……
此時,諸神神力大都耗費殆盡,又無玉石可補,已然無計可施,眼見這繁華的人間便要毀滅……人間若是毀了,天界和冥界便再無精血供養,滿目繁華只能毀於一旦,三界也會與之同歸於盡……
通天教主憶起一人,忙飛去大雪山聖女峰下,用天啟咒語念道:天地失常,大道將傾!這才喚醒了上古大神女媧娘娘。女媧見天都漏水,地也盡淹,嘆道:“唉呀媽呀,恁也太能造了!”
眼見天河滾滾而下,流淌不息,下面治水的大禹就算一輩子不回家,他也治不好這天災人禍啊。這五根天柱的高度都是精密整齊的,少了一根,倉促之間,卻從哪裡再找呢?
女媧記得萬年神龜族曾因犯了天律,被髮配到無極海去馱五座仙山:岱與、員嶠、方壺、蓬萊、瀛洲。神龜四肢粗大,又伸縮自如,或許可以支撐天蓋。但傳說神龜被龍伯國王子釣走三隻,與國人分食了。而餘下的不夠交換接力,最後都被仙山壓死。五座仙山荒廢之後,萬年神龜族已然滅絕,但除了他們的龜足,不知天下還有何物可以支撐天地!
眾神正在一籌莫展,西海龍王忽道:“或許他們並未滅絕!”
“他們現在何處?”眾神急忙問道。
無奈之下,老龍王終於“出賣了”多年隱居的朋友,將最後兩隻神龜的隱藏之處告知眾神。
於是,眾神雲集在東海之濱的龜山之下。雄龜慘笑道:“朋友,不過也是用來出賣的嘛!哈哈,想不到天下蒼生還要仰仗我們兩個萬歲的老龜,實在可笑,可笑啊……”他眼見無處可逃,出洞時,撞毀了洞口,將愛妻留在洞裡,獨自昂然赴死。
老龍王在洞外泣道:“愚兄愧對二位,本是無顏相見!但天下眾生全仗二位!”說罷,拔劍自刎……卻被真武一撞,救下了性命。
雄龜閉目嘆道:“唉,老龍王也不必如此,這都是萬年的宿命。我夫人與她產下的數萬枚龜蛋都埋在裡面,也不必打擾他們了……我皮甲極厚,只願待會動手的那刀能快一些!”
女媧娘娘實在不忍動手,通天無奈出手,青萍劍在海中劈開海水——斬落龜de頭,那龜de頭飛在空中時謝道:“好快!多謝!”女媧含淚斬斷神龜四足,充作“天柱”,這才又將天蓋撐住,但那天蓋破損之處,天河水還在滾滾流淌……
女媧乘著貫月楂,到了歸墟入口。這歸墟乃是無極海的海中旋渦——傳說中的海水歸處,四面海水最後都要流灌其中,四面無風,又有暗流湧動,只有貫月楂可到。
女媧沉入數萬尺深的歸墟之底,終於撈出五色石來,不過還是被無極海的萬鈞之水壓得嘔血數升。
眾神一起催動三昧真火,助她煉化五色石,修補天蓋。一連四十九日,眾神接力不斷,用盡神通,這才補了天漏,重新封印了天河漏水。那煉化五色石留下的蘆灰,又用弱水調和,便成息壤,用作補天最後封口之用。(注:這是中土最早的混凝土,女媧牌混凝土。)
補天大業終於大功告成,這一日正好是正月二十。三界眾神和人間百姓為了紀念大神女媧和眾神的壯舉,這天便定為天穿節,民俗以紅繩系一個煎餅懸於屋中。
天穿乃是天被擊穿之意,以警醒後人:三界,也曾瀕於毀滅。人族啊,生來不易,不要太作了!太作,遭天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