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韻瑤這幾個做侄女的,自然是要送禮過來。
蘇沛瑤也回來了,還帶了上好的人參和擺件屏風,算是恭賀二叔遷新居。蘇婧瑤人雖沒到,但是禮送到了,是幾盒子蜜瓜,蘇輝頂喜歡吃這個,古家有蘇婧瑤就裝了一些給二叔帶著。
禮輕情意重,再說這還是做侄女的在意你才會如此,蘇輝一點也沒覺得是薄待,反而高興的很。
要說這蜜瓜可不是便宜物,打西域運過來要多久?刨去路費、車馬費、鎮蜜瓜用的冰塊等等等等,又費時間又費錢,倒是難為這瓜一個個兒的又大又甜,蘇輝都有些捨不得吃了。
胡芷柔的母親見著了那瓜嗤笑一聲,打趣說蘇家大房二姑娘怎麼說也是嫁了皇商人家,怎的出手還從指甲縫裡往出摳?還是對自己家人呢,對外人不一定怎麼小氣。
就算她嘴上那麼說,對於從未吃過的瓜她可是饞的很,臨走前還囑咐胡芷柔替她偷兩個塞籃子裡帶走。
蘇韻瑤送了一幅繡好裱好的一帆風順字樣,一來是祝二叔搬到新家以後的日子一帆風順,二來是他的生意越做越好,一帆風順。
比起她,蘇墨瑤的規矩倒是少的很,直接向她母親秦曼槐討了五六個侍女送去了蘇輝那兒,說是搬到新住處身邊伺候的人也不夠用,她就給送來了。
方蒞倒是挺開心,因為他們離開蘇家後以前伺候他們的侍女小廝只帶出了一部分,剩下一部分老太太忘了提他們也不好張口要,如今十姑娘送來了人,那可是頂好的!
儘管如此,她還是客氣著“墨瑤你最是懂事!但你也知道,你二叔不是個受伺候的人,他糙著呢,你費心了!”
蘇墨瑤微微一笑“無妨,伺候您也成,伺候青瑤姐姐也成,總歸是墨兒的一番心意,嬸子收下就是!”
能不收嗎?當即方蒞就收了人。
蘇青瑤的屋裡塞了一個,蘇輝的屋裡塞了一個,方蒞自己的院子裡塞了兩個,因為蘇應安平時要在蒼柏閣中讀書,所以一般都會住在蒼柏閣,很少會回到自己家來,方蒞就給他的房間只塞了一個。
還剩下一個方蒞也沒閒著,才不會巴巴的給胡氏母女送去,直接塞到了廚房做下手,倒是不算累,秦曼槐送來的人,她也不傻,不說好吃好喝相待也不能刻薄了人家。
蘇淺瑤送來的是一架雙面繡的山水花鳥樣式的四開屏風,先前方蒞和蘇輝還以為這是盛家的聘禮,後來才知道是蘇淺瑤用自己的私房錢買的,聽說價格還不菲。
這蘇輝心裡就不舒坦了,和蘇淺瑤商量著“五侄女,你眼看著是要嫁人的了,身邊用銀子的地方可不少,有那閒錢用來打點下人孝敬長輩什麼的,你以為你在盛家的日子會好過嗎?快聽二叔話,把這屏風退了,換成銀子你留著花!”
可蘇淺瑤既然送了這個自然不會退,勸了好一會兒才勉強讓二叔‘心安理得’的收了屏風。
蘇錦瑤和蘇婉瑤跟著蘇青瑤在這個新院子裡走了走。
新院子也掛了一個蘇府的匾,同蘇府沒遠多少,馬車也就一炷香就到了。從大門進去是一個庭院,兩邊的樹光禿禿的,差不多還有一個月才能有些綠意,牆根旁還種著些竹子,可以看出這院子的前主人是個喜好這些的。
冬天過去,這兒綠樹成蔭,定是舒坦的很。
再往裡頭走,是正屋的正廳,旁側是招待客人的花廳,格局不小,但是從外頭看完全看不出來。
方蒞和蘇青瑤不再住一個院子了,方蒞現在是府裡的正牌大夫人,有自己獨立的院子,不叫梓嵐軒,而是叫惠草院。蘇青瑤的院子叫聽煙居,蘇錦瑤聽說之前這院子叫聚雎軒,方蒞嫌棄那名字老態橫秋,就讓蘇青瑤自己取了一個名字。
其他的院子也有幾處,但多以小為主,沒有聽煙居寬敞,不然方蒞也不會認準了這兒,非讓自己女兒搬進去。
蘇沁瑤和蘇易瑤兩姐妹住的地方叫召瀾院,位置臨近蘇輝住的崇宣堂,比蘇青瑤的聽煙居小的不只是一分半點,但好在格局不差,裡頭瞧著也別緻,不然想來蘇易瑤她們姐妹倆是不會願意住在這兒的。
蘇應安雖然長日在蘇府上官學,但偶爾也是要回來小住的,所以他的院子必然留著,蘇輝請哥哥蘇耀給提的字,將蘇應安的院子取名為承智居。
蘇錦瑤跟在蘇青瑤身後,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這兒可真別緻,雖然比不得咱們府上地方大,但是旁的看起來可是一點也不差!”
“妹妹說笑了。”
“我沒說笑!”蘇錦瑤一本正經的說“難怪祖母回去以後不停的同我們誇這院子,如今看來確實不錯,價格也實惠公道,二叔這是撿了個便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