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便多謝知州。”
“西域小國林立,大晏設有安西四鎮,先生若有需要,也可持有文書去找軍鎮的統領,想來不敢怠慢先生。”張知州說著頓了一下,“聽來往於沙都的商旅信差說,過了西風關後,兩千裡皆是旱地,甚至有處火焰山,冬日也炎熱不已,火焰沖天,連鳥和神仙都不敢從那裡飛過。但是過了這兩千裡,氣候又變得怡人,天山草甸,水草豐美,甚至有塞外江南之稱。不過越往西走,那裡的人的長相就和我們差別越大,會說大晏話的人也越來越少,先生若是語言不通,也可持下官文書找來往商旅,亦或是去大晏軍鎮找會說當地話的人。”
“知州有心了。”
宋遊一邊記下,一邊對他誠心道謝。
聊了一會兒,張知州告辭離去,沒過多久,就派人送來了親筆文書。
宋遊也開始收拾行李。
雖然此時還很冷,北風尚未離去,東風還沒到來,不過他也沒有多留,帶著三花貓與棗紅馬,一路出城往西而去。
又過藥泉驛。
藥泉的水位略微下降了一點,不過還算充足,泉邊水草似乎被靈氣滋養,在這冬意未褪之時,竟然就已經在枯葉中顯出了一點綠意。
“那裡有塊石頭!”
三花貓忽然扭頭盯著遠處。
宋遊順著看去才發現——
自己曾經待了百日的沙山下面竟然多了一塊石碑,有一丈多高,上邊刻著“降雪碑”三個大字,還有兩行小字。
三花貓人立而起,站著看了片刻,忽然飛跑過去,湊近看了一圈,這才又跑回來告知宋遊。
那兩行小字寫的是:
明德十一年秋,西北大旱,神仙在此設壇降雨,澤被萬物。
“……”
宋遊搖頭笑了笑,沒有多說。
沙都也要開始移民北遷了。
卻不知後世人會如何記載這場將要改變整個西北地質的氣候變化,又將如何記載這場百姓為了應對氣候、與天爭命的遷徙。
道人一路往西。
大漠之中出現了連綿的土黃色長城,一路通往西邊,儼然大地上的高牆。
時常有烽燧臺,也都是土黃色的,飽經歲月風雨滄桑。
宋遊一路走過,並沒有遇到任何檢查盤問,直到走到大名鼎鼎、曾在許多詩詞裡出現過的西風關前,看著這座龐大而雄偉的關城,關中的守軍也絲毫沒有為難於他,反倒恭恭敬敬,想來早在道人走到這裡之前,他們就已經聽說了道人的事蹟——
那場大雪滋潤的,又何嘗只是沙都的百姓和商旅行人,也有他們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