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先生。”
“既是逸州故人,就不要客氣了。”宋遊連忙說,“幾位還請坐。”
“此前忙碌,知曉先生回京時,已是快新年了,一年頭尾事務繁忙,開了年又忙於陛下登基之事,卻是直到這時才來拜訪先生。”當年的俞知州如今的俞相對宋遊拱手,還保持著如當初一樣的恭敬,“先生勿要見怪。”
“先生勿要見怪。”
“羅某進京兩月,卻是昨日才知曉,先生竟也在京城,慚愧慚愧。”
“哪裡哪裡。在下這次回京,雖未曾見到三位,卻常常聽說三位的忙碌。去年多事,倒確實該比往年忙碌許多。”宋遊也溫和說道,“為官者應當為國為民,在下唯有敬佩。”
宋遊說完,又轉過身,特地看向闊別最久的羅捕頭,微笑著道:“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班頭過得可好?”
“託先生的福,一切都好。”
“原先逸都一別,本沒有想過還能在此時此地相見,還以為要二十年後再回逸都時才能相見了。”宋遊拱手說,“緣分真是妙不可言。”
“羅某也沒有想到。”
“班頭也滄桑了幾分了。”
宋遊說著又看向其餘兩人,見他們沒有白髮的添了白髮,本就有白髮的越來越多,不禁嘆息著道:“故人都有些變化。”
“年紀大了。”
“已是近十年的風雨了。”
“先生還和原來一樣。”
三人對此都各有各的感慨。
不過這時,開完門的小女童走了過來,默不作聲的將一雙筷子和一個茶杯放在道人面前,還給他摻滿了茶,隨即便沉默的站在一旁,用一雙靈動而黑白分明的眼睛不斷來回打量著他們,雖一聲未吭,卻實在乖巧可愛,沖淡了幾分故人重逢的唏噓。
見四人不說話了,她才開口,一開口就是:“你們怎麼不吃餃子?”
“吃了,吃了。”
三人連忙回答著道。
“道士你怎麼不吃?”女童又看向道人,“這可是三花娘娘特地給你煮的。”
“三花娘娘去外面給我買一碗元宵吧,最好是醪糟湯底的。”宋遊摸也沒摸筷子一下,“今天已經是上元節了,應該吃碗元宵的。”
“你不吃餃子嗎?”
“三花娘娘吃就好了。”
“為什麼不吃?”
“我想吃元宵。”
“那你先吃餃子!”
“快去吧,我餓了。”
宋遊擺了擺手,使她離去。
桌上三人不敢插話,只轉頭看著小女童身上的三色衣裳,都沒有說什麼。
直到女童走遠,才收回目光。
心中卻不免有些疑惑。
卻見道人一臉平靜的對他們說:“我這童兒一切都好,只是有個癖好,愛吃鼠肉。當然,倒不是說今天的餃子裡包的就一定是鼠肉,只是今後若她給幾位吃什麼,幾位品嚐之時,還請三思。”
“……”
三人聞言俱都一愣,隨即表情變得複雜,不由得都瞄向桌上這盤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