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小手段!”
三花娘娘斜著眼睛瞄向他。
“走吧。”宋遊從她手上接過公雞,掛在馬背上,拄杖往前走去,“先前三花娘娘在山神廟中藏守,在下也沒有閒著,去村裡借了個鍋,正好那位老丈贈予了我們一些燕米,又得了一隻大雞公,今日便吃一鍋柴火雞,貼個餅子。”
“去哪裡借的鍋?”
“山下村裡,有位老者,很好說話,順便向他問了問這位山神和附近的事情。”宋遊一邊走一邊說,“我押了一小吊錢在他那裡。”
“我們去哪裡吃?”
“自是先去找個山泉把雞收拾好,然後找個風景秀麗、視野開闊之處,慢慢烹煮。”
“我就知道!”
“自然……”
月亮不知何時已從天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天邊一抹魚肚白,滿天星辰,只剩一顆啟明。
長夜將明,世界尤昏,一行人沿著上山的小路,越走越遠,只留山間一座空廟、廟前一塊石碑而已。
……
大山之間有不少山泉,時常能聽見流水潺潺之聲,不知是當地村民還是經常從這條路上經過的客商腳力,亦或是當地官府鄉吏為之,許多山泉都被插上了竹筒竹片將水引了出來,徹夜不停地流,人們無論接水飲水,都很方便。
宋遊便找了一處離官道稍遠些的山泉,燒了熱水,將雞殺了收拾乾淨,切塊之後,這才用芭蕉葉包著,上了一座山頂。
尋來木柴,掏出灶架上鍋。
老農的燕米許久未收在山上就已經乾透了,道人將之抹下來,用自己尋常煮飯的小鍋裝著,蓋上鍋蓋稍一搖晃,不見有什麼動作,只聽得鍋中燕米粒晃盪得叮噹響,可響聲很快就變弱乃至消失,等再開啟鍋蓋時,裡頭的燕米早已成了白黃色的燕米粉。
又加白麵,揉成麵糰。
道人這才點燃了灶火,開始炒雞。
穿著三色衣裳又挎著褡褳的小女童睡眼惺忪,時不時就要揉一下眼睛,卻依舊倔強的站在鍋灶旁邊,緊盯著道人的動作。
任何一個細節也不肯放過。
宋遊一邊燒火一邊做飯,同時說道:“三花娘娘昨夜除妖,徹夜未眠,不如休息一會兒,等三花娘娘睡醒了,這一鍋雞也就已經好了。”
“三花娘娘不困!”
小女童聲音十分堅定。
突出一個求知若渴,好學成性,亦不放過任何一個能將耗子變得好吃的方法。
“……”
道人十分無奈,動作卻也不停。
此時天已大亮,風輕而云淡,既不熱也不涼,是個令人舒適的清晨。
山下的村莊逐漸甦醒,雞鳴犬吠,道道炊煙在山間積蓄了薄霧,繞著群山,像是一條玉帶。
山頂荒野之處,亦是人間煙火。
眼見鍋中的油燒得熱了,雞肉嗤啦一聲下鍋,鼓出無數油泡,隨即雞肉迅速褪了血色,變得金黃,肉質也慢慢縮緊。除了沒有豆瓣醬,姜蒜辣椒香料宋遊一樣不少,一一加進裡邊,不覺已是濃郁的香氣,被山風吹向遠方。
“咕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