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臨和萬彰在巡撫衙門門前又好巧不巧的遇到了安玉書。
此時三個人的身份全都變了,然而安玉書卻並沒把他們兩個放在眼裡,鼻孔朝天的白了他們倆一眼就邁進了大門。
萬彰氣呼呼的說道:“他這人有病吧?咱們還沒說瞪他兩眼呢,他反倒跟咱們兩個翻起白眼來了!”
萬臨無奈的搖搖頭,拍了下萬彰的肩頭,“算了算了,咱們大人不計小人過,何必跟病人一般見識呢?”
“哈哈哈。”萬彰忍不住笑了出來。
“哎呀,這不是萬解元和萬經魁嗎?”
這時有人過來十分恭敬的跟萬臨和萬彰打起了招呼。
兩人也都十分客氣的回了禮,結伴走進了巡撫衙門。
秦刺史已經處理完了之前的事務,把薛家父子兄弟和倪有利的客棧暗地裡的勾當,都徹查了個一乾二淨,終於趕在鄉試的頭一天回來了。
因為事發突然,一直護著薛縣令的人也沒能保得住他們。
宸朝一個州府設一位巡撫一位刺史,巡撫主要處理政務,刺史主要起到監督職責。
刺史還可以隨時到州府下面的各個縣城村鎮去視察,檢視官員的言行和政績。
本州的巡撫大人姓謝,是個比較中庸的官員,政績雖不突出也沒什麼過錯,跟秦刺史配合的還算可以。
萬臨一把考中解元的事,秦刺史是非常高興的,而且他之前在任的縣城一下考出了三個舉人,也令他臉上十分添彩。
他早就看好萬臨,覺得他多半能中,只是沒想到萬臨比他想象的還要優秀得多。
秦刺史知道萬臨雖受到過皇上的嘉獎,這次又中瞭解元,但人心氣高,不會就此不再科考回家等官,止步於此。
所以秦刺史沒打算把萬臨考慮到備選的官員中去,是借這個機會跟萬臨敘敘舊而已。
本次鄉試,萬臨等人所在的安和縣一下出了名,因為這麼個邊陲小城裡居然一次就考出了三個舉人。
萬臨自然是備受矚目的,但萬彰也是濃眉大眼,氣質不俗的,跟萬臨站在一起的時候才稍顯遜色,單獨拎出來就比其他舉子出眾不少。
安玉書的五官稍顯柔和,看著穩重斯文,也不枉才俊二字。
秦刺史和謝巡撫並排坐在上座,其他官員都分坐在兩側。
為了能更好的觀察二十位舉子的品性舉止,特意讓他們面朝各位官員,按名次落座,每排十人,分成了兩排。
謝巡撫一一點過了他們的名字,把人和名字都對上了。
點完了名,謝巡撫先說了幾句客套話,然後秦刺史開始說話。
“諸位是今年新進舉子,能坐在這裡的都是才學過人的人中龍。聖人隆恩,特讓各州府宴請諸位舉子,蒙承恩澤。我等今日便無需拘泥身份,儘可開懷暢飲,莫要拘束。”
秦刺史的講話簡單親民,臉上還帶著十分謙和的笑容,頓時讓舉子們放鬆不少。
秦刺史講完了話,便舉起酒杯,各位官員和舉子們也都舉起了酒杯,在一片喜悅的氣氛中喝下了第一杯酒。
喝完了酒,秦刺史沒再說什麼,謝巡撫的目光已經落到了萬臨身上。
“萬解元,本官早就聽聞你學問不錯,人又機敏,今日一見,萬解元果然是品貌出眾,氣度非凡呢!若是到了殿試之時得見天顏,以你之前留給聖人的印象和你的才學,本官斷言你定能登科折桂,宏圖大展!”
謝巡撫對萬臨這頓盛情誇讚,真是讓其他舉子羨豔不已。
只要萬臨但凡表現出一點他現在就想做官的意思,估計以他現在的資歷都能直接被推舉做個縣令了。
當然不可能每個人向萬臨投來的都是羨豔的目光,其中也有少許人的目光裡隱藏著嫉恨。
安玉書尤其注意自己的言行,硬是沒有流露出一絲一毫的嫉恨來。
萬臨聽完謝巡撫的盛讚,立刻站了起來,謙遜的說道:“多謝大人抬愛,晚輩自當繼續用功讀書,不負眾望。”
說著,萬臨迅速環顧了其他舉子,言語更加謙遜了,“晚輩這次不過是僥倖高中,在座的諸位皆有驚世之才,晚輩還要多向諸位討教才是。”
謝巡撫見萬臨言行之間沒有絲毫得意囂張,終於知道秦刺史之前對萬臨的賞識不是偏袒。
“呵呵呵,萬解元太過謙遜了。你能拔得頭籌可不是運氣使然,我聽說你的試卷不管到了哪位考官大人手中,都是要評為甲等的。你這個解元當之無愧!”
謝巡撫端起酒杯,說道:“來,萬解元,本官祝你前途似錦,扶搖千里!”
萬臨把酒杯舉得很高,身子卻儘量伏地,覺得謝巡撫喝完了酒後,他才把杯中酒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