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崇禎下令,朱慈烺這才鬆了一口氣。只要有順天府配合,這些流民將會在短時間內,得到妥善的安置。
見王承恩退下,崇禎看了朱慈烺一眼,誇讚道:“烺兒,若不是你告訴朕城外有流民,朕恐怕現在還被矇在鼓裡!朕以下令令順天府賑濟災民,只是這源頭朕一時半會還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烺兒可有什麼妙計?”
朱慈烺想了想說道:“回稟父皇,兒臣認為此事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倭寇侵擾我東海沿岸無非是過不下去了,說到底他們始終不過是倭國的百姓。他們每次侵襲我沿海地帶,不到兩個時辰便早早撤退,所以我大明沿海駐軍一直找不到倭寇的老巢,所以無法對侵擾我大明沿海的倭寇造成有效的打擊。”
“不錯,烺兒分析的很全面,繼續說。”
“俗話說得好: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我們大可以不費那麼大的力氣。去尋找倭寇的大本營。直接將沿海倭寇作亂的情況,告訴日本國的天皇。如果換做之前,我大明可能打不起這樣一場戰爭,但是有了晉商那些金銀,以及柳盟在後進行物資支援,我大明如果兵發日本國的話,日本國很難抵擋住我大明的攻勢。”
崇禎聽完皺了皺眉說道:“烺兒,一場戰爭下來,你可知道要費多大的人力物力。況且我大明將日本國打下來,所付出的代價是不可計量的。再說了日本國資源匱乏,對我大明一點益處都沒有。如果將日本國逼的太狠了,直接派遣大軍進攻我大明東部沿海地帶,到時候如果金人再發兵南下,闖賊再趁機偷襲京師,我大明三線作戰的話,還是吃很大虧的!”
“父皇,此言差矣!兒臣認為日本國定然不敢開戰。一來我大明水師威名遠傳四海,船堅炮利是眾所周知的,我大明水師就算不登陸作戰,僅僅對日本國沿海地帶進行轟炸,日本國的海軍對我大明水師毫無還手之力。”
“二來日本國長久以來,來我派人奔赴我大明,學習先進的文化技術,對我大明國情也有一定的瞭解。我大明軍隊在當今世上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日本國也定然知道這一點,所以只要我們將這個問題拋給日本國,讓日本國皇帝來解決此事即可。”
崇禎想了想,說道:“烺兒你還是太年輕,若是金人與日本國聯合起來呢?闖賊如果趁機偷襲京師呢?戰爭永遠沒有贏家,受苦的只有雙方的百姓。你以為我大明兵強馬壯就一定可以打贏嗎?若是進攻日本國,我大明對日本國的瞭解知之甚少,我大明是入侵戰爭,日本國的百姓定然會狠狠的反擊我們,這天時地利人和我大明沒有一樣佔全,就是可以佔領日本國,到時候付出的代價也是慘痛的。”
朱慈烺沒有再反駁。
崇禎見朱慈烺不在說話了,擔心打擊到了朱慈烺的信心,不由得安慰道:“不過烺兒你的法子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只不過說話不能那麼強硬,像日本國一直以我大明的屬國自稱,我們可以將沿海的事情告知他們天皇,他們天皇若是不處理,我們大明軍隊親自處理的時候,那就不僅僅是收拾倭寇了。”
朱慈烺聽完,連忙附和道:“父皇此計甚妙,這樣一來,倭寇不用我們出手,他們天皇便會處理此事。因為兩害相權取其輕,倭寇的大本營都是在日本國,讓日本天皇收拾他們來,簡直是不費吹灰之力。這樣我們可以不費吹灰之力便解決了東部沿海地帶的倭寇問題、父皇真是英明,兒臣自愧不如!”
崇禎聽完笑著摸了摸鬍子,說道:“烺兒,不必喪氣。你的主意還是不錯的,只是語言也是一門藝術,你要學會如何說話,如何用語言給別人挖坑。讓別人明知是陷阱,但是不得不往你給他設下的陷阱裡鑽。”
朱慈烺聽完,連忙恭謹地彎腰行禮,說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崇禎聽完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後問道:“這幾日你見媺兒沒?”
“回稟父皇,兒臣今日剛見皇妹。”
“朕知道你整天忙的努力,但是媺兒她平日裡跟你最為親近,你自從上次落水之後,就再也沒有主動找過她了吧。媺兒,都跑朕這裡哭訴了。”
崇禎看朱慈烺欲言又止,便猜到了他想要說什麼。於是說道:“朕知道你也想要挽救這搖搖欲墜的大明江山,但是要想挽救大明朝,憑你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你一個人再能幹又有什麼用呢?總有一些人會跟你唱反調,特別是你觸及到他們的利益的時候。”
說完崇禎嘆了一口氣,說道:“朕自十八歲即位起,日日不敢鬆懈,恨不得一個人可以有三頭六臂。只是朕個人能力實屬有限,朕除魏黨,將魏黨除去之後,朕發現竟無可用之人,朝堂之上以顧憲成為首的,朕前腳提出一個方針,後腳就站出來反對。”
“就像遼東總督袁崇煥,當初承諾朕五年平定遼東,可結果呢?金人都快打到北京城了,還在給朕畫著五年平定遼東的美夢呢!朕一氣之下將他關押起來,想要殺吧,殺了他真正帶兵打仗的將軍沒幾個了,不殺吧,朕又怎能消心頭之恨。”
“所以,你該陪一陪你母后跟皇妹就陪一陪,現在天下在朕的肩上扛著。回頭江山穿到你的肩膀上的時候,你就是想要陪陪你母后,恐怕都沒有時間了。”
朱慈烺聽完,不禁暗自慶幸崇禎這時候點醒了自己。是啊一個人的力量再強,又有什麼用呢?眾人拾柴火焰高,這個三歲孩童都明白的道理,自己到現在都沒有想明白。
想到這裡,朱慈烺慚愧的低下了頭,說道:“兒臣謝父皇教誨!”
崇禎看到朱慈烺將自己的話聽了進去,滿意的揮了揮手,說道:“好了,天色不早了,你下去歇息吧。”
“是,兒臣告退!”說完朱慈烺便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