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苦笑了一下,指著那蚣蝮石像的底座,說道:“不信你看看那底座,上面應該有文字記載的。”
我拿著潛水燈,靠近了一些,照向那底座,果然上面是刻著字跡的。
我認真辨認著,一字一句地念了出來。
文字記錄的都是一些拗口的古文,好在意思不難理解。
開始的文字說的還是當地其時水患頻出,當時雍正帝派了一個叫做楊子胥的水利大臣來治理水患。那楊子胥很是能幹,將水患治理得不錯。並準備在河上建造一座橋,並上表朝廷,請求批示。當時還請畫師專門畫了幾幅橋樣呈上。這幾幅橋樣用現在話來說,應該就是效果圖。
雍正皇帝看過效果圖之後,看到那芥河河岸以及橋上的勝景,頗為喜歡。並欽選了一個橋樣,並御賜命名流於橋,還親手題了流於攬勝四個字。並對楊子胥大加封賞,命楊子胥親自督辦建橋工程。
欽選的這個橋樣,就是現在的流於橋。楊子胥領了皇命,便開始建橋。楊子胥治理芥河多年,頗通河道水道,知道在水下有一暗流,形成了一個自然空間。於是他為了保證芥河之水永不有患,便在那處隱秘的孔洞之中,設立了蚣蝮宮,立了蚣蝮像。並再次上表朝廷,請皇帝賜下王錢,以鎮河妖。
此事廷議,受到很多大臣反對。說皇帝與王錢,代表著王朝一統,絕對不能離身。但楊子胥據理力爭,說蚣蝮為龍之九子,皇帝為九五之尊,為真龍天子。賜子王錢,天經地義。為了芥河上下百姓不受水患所擾,賜下王錢,更是利民之幸事。
雍正帝權衡利弊,覺得都有道理,於是便賜下了皇宮裡供奉的順治皇帝的王錢順治通寶,把那枚王錢叼在了蚣蝮石像的嘴裡。
我看過文字才知道,原來雍正皇帝並沒有親自來到流於橋。而且這芥河下面的蚣蝮宮是一個叫做楊子胥的人建的。更重要的是,這蚣蝮宮裡真的有有一枚王錢,卻不是雍正通寶,而是順治通寶。
這記載的應該是真事,因為雍正通寶已經在我們手裡。這裡不可能再出現另外一枚雍正通寶的。
三叔指著蚣蝮的嘴說道:“你們看,這隻蚣蝮的嘴裡,原本應該是叼著一枚銅錢的。如果那石像上的文字屬實的話,這枚銅錢應該就是雍正御賜的順治通寶的王錢。我們曾經距離這枚五帝王錢如此之近,現在又是如此之遠。”
我仔細看了看,那蚣蝮的嘴巴的確就是有一道縫隙的。它如果叼著銅錢,那樣子有點像是我們平時經常看到的金蟾納財。那種金蟾的嘴裡也是叼著一枚象徵著財富的銅錢的。
儘管我們誰都沒看到順治通寶的五帝王錢,但是我是相信三叔的,也更相信那石像底座上的文字記載。
三叔一副
懊惱的樣子,最後從身上摸出一枚他平時帶的古銅錢,塞到了那蚣蝮的嘴裡,說道:“本來這蚣蝮叼著順治通寶的王錢,是可以鎮住這芥河之水至少五百年沒有水患。但是現在那順治通寶的王錢被人給拿走了,只剩下這蚣蝮的石像,怕是鎮不住這芥河之水了。我用這普通的古錢代替,也只能勉強維持十年。希望我們能在這十年裡,找回順治通寶,還回河底蚣蝮。不然怕是還要有水患降臨啊……”
(本章完)
閱讀悅,閱讀悅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