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大海吸了吸鼻子,嘟囔道:“奇怪,這水怎麼這麼腥?”
我和三叔都沒說話,我們心裡都清楚,這水腥味這麼重,肯定不會是什麼好事。
我們穿過了一片草叢,前面就來到了芥河的河岸。
芥河這時雖然不在汛期,但是水流量也不小,渾濁的河水靜靜地流淌著,從表面看並看不出什麼。
三叔撿起一塊石頭,用力朝著芥河裡面拋了過去。
石塊咕咚一聲,沉入了水底。濺起了不大不小的水花。
水花過後,水面再次陷入了平靜。
三叔擺了擺手,帶著我們順著河岸,往流於橋的方向走。
河岸上長滿了那種類似蘆葦的荒草,都有齊腰高。在我們所站的位置,距離那座流於橋還有幾百米的距離。以這個角度遠遠望去,流於橋造型優美獨特,腰身甩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橫跨在芥河兩岸。石拱橋的每一處細節都顯示著其獨有的古風古韻。
流於橋的橋孔,我數了一下,有十三個,屬於十三孔橋。
三叔慨嘆道:“好一座古橋,怪不得要進行維護。不然如果出現了損壞或者坍塌,真是一種損失啊。”
我們往那流於橋的方向走,沒有停歇,很快就到了橋頭的位置。
我們之前經過橋的時候,都是在車上,這還是我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觀察這座古橋。
橋頭有塊石碑,正面是流於橋三個字。這個我們上次開車經過的時候,就已經見過了。這次過來我們有目的而來,自然要再觀察一下,我們繞到石碑的後面,發現上面還有“流於攬勝”四個字。
三叔湊近仔細看了看,指著那四個字說道:“你們看,這還是雍正御筆所書,看來這橋的名字還真是雍正所起啊。”
我一看,果然雍正的落款和御印都在,而且還很清晰。這應該是上次維修的時候,重新修繕過的。不然不可能保持三百多年還如此清晰。
我們順著那石橋上,從橋頭走到了橋尾,又從橋尾走到了橋頭。我本身沒有什麼異常的反應,三叔也不像是看出了什麼異常的樣子。表情一直很自然,也很放鬆。這讓我一直懸著的心,也稍微放鬆了一些。
不但如此,站在橋上,由於河面較寬,所以剛好能把周圍的景緻一覽無餘。只是現在這水有些渾濁了,如果是在清代,肯定不是這樣的。想象一下,當時站在橋頭,看周圍綠樹掩映,橋下碧波粼粼,那真是一處勝景。完全配得上,“流於攬勝”四個字。
走完了一個來回,我問三叔:“看出什麼沒有?”
三叔搖搖頭:“這橋的風水沒什麼毛病。”
我點點頭:“這是肯定的,當時是雍正皇帝親自命的名,肯定有御用風水師來勘察過了,風水肯定錯不了。”
三叔說道:“可是。鎮橋的蚣蝮怎
麼沒見呢?”
三叔又走到橋的中間,探出半個身子,往橋下面看去。
我趕緊一把抱住了他,免得他不小心再摔到河裡去。
我問道:“三叔,不是每座橋都要有蚣蝮鎮水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