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熠一時竟無言以對,他常年在前線,軍餉物資源源不斷,這是支撐一切勝仗的後勤保障,他深知久戰累民,可沒想到會百孔千瘡到這種程度。
“三國已經停戰議和,豫巖深受戰火摧殘,國家減稅,地方加稅,如此以權斂財又不用於正途,是該治治了。”周天熠的怒氣已經壓了下去,恢復冷靜後,漠然出聲,豫巖與淮揚情況不同,哪能一概而論,地方稅在陽城早已失去了其原本的意義,成為官吏中飽私囊的藉口。
況且,前線的戰士們浴血奮戰不正是為了國家長治久安,百姓安居樂業嗎?
“秦頌告退。”說話間已經到了秦頌院子的門口,點到即止收住話題,她未行禮單單說了一句就轉身向寢房而去。
秦氏在豫巖的產業究竟有沒有受到影響,現在還未可知,但哥哥疑似設計讓昭王帶她同行的目的,她大概有了點眉目,這是真正希望由周天熠出面徹底解決豫巖的問題啊……
而她,便是“引人入勝”的解說,這角色也唯有深諳商道又與周天熠關係較……特殊的她能勝任。
鑽進寢房,拆了髮飾卸了妝,秦頌就往床榻上倒去,許久沒有日夜兼程地趕路,入了陽城也還沒歇停過,她是真乏得有些撐不住了。
周天熠獨自一人又在這陽城的秦宅裡轉了幾圈,一邊想著“重稅”之事,一邊探尋似的研究著這宅子。就秦頌帶他們拐進的這坊間來看,這宅子雖不在權貴聚居之地,卻佔了個十分清淨低調的刁鑽位置,算個“戰略要地”,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買到的。
更令周天熠驚訝的是,這宅子的格局與如今四方宅院的佈置有相當的出入,若猜想沒錯,這門門院院廊柱間的設計均是來自這片土地尚為一體之時的諸華,而各房各院裡的傢俱擺設恐也是諸華時期的舊物,儲存得這般完好是悉心維護的結果,這些可都是價值連城的寶物啊。
世人皆傳秦氏代代行商積累萬金富可敵國,但秦氏究竟富到了什麼程度,好像沒人能確切的說出來?
不知不覺地,他已從後院走到了前院,而在前後院交界的牆角邊,似乎藏了一個有趣的東西。周天熠上前撥開低矮的灌木叢,其後被遮擋住的竟只是一塊發黑的石碑。
歲月流逝在碑身上留下道道淺白的痕跡,諸華古體的“秦”字靜靜地躺在碑面上,卻露盡鋒芒,沒有建碑原因也沒有立碑時間,這石碑就像沉澱在古老時間裡的遺物,只是偶然間被他撞見了。
不過是一塊被遺棄的石碑罷了,周天熠沒有興趣研究太久,倒是那石碑上筆力渾厚似入木三分的字給了他極深的印象,可又想不出是出自誰人之手,他記在了心裡,改日想尋名家手筆做做比對找到這位大家。
一圈轉完,周天熠也想回寢房稍作休息時,廣寒踩著點回來了。
“主子,我尋到安王殿下的聯絡方式了。”
周天熠一愣,面露喜色,即刻向著小院裡的書房快步走去。他們一行在饒城城外時,收到過一次哥哥周天慕的傳書,說是與沈醫女一同前往豫巖的前線四城看看瘟疫的情況,讓他、三哥和母妃都不要太擔心他了。
饒城距離京周過近,非常時期,周天熠未及時給哥哥回覆自己的動向,而如今已經到了豫巖,縱使周天磊知道了他的行蹤也不可能強行將他召回了。這裡是邊境,皇帝的命令對他還沒有那麼大的約束力,哪怕魚死網破,到最後吃虧的也只是周天磊自己。
他的二皇兄雖然疑心重了些,但大致還是個明君,絕不會拿四方的國運去賭一場兄弟間的勝負。
周天熠在桌案前提筆,簡單地說了下最近的行程和打算,讓廣寒馬上飛鷹傳書給周天慕,報個信也報個平安。
九霄與君謀最新章節地址:
九霄與君謀全文閱讀地址:/37550/
九霄與君謀txt下載地址:
九霄與君謀手機閱讀:/37550/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選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章四十四、管中所見)閱讀記錄,下次開啟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九霄與君謀》請向你的朋友(QQ、部落格、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