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惠中雖走的急但還是與米琰攀談起來,“看兄臺談吐想,想必也是學中生員了,不如與小弟一同甄選這陪審,左右也是無事……”
米琰臉一紅,直言道:“慚愧,在下還沒入得學,只是童生…”
呂惠中一愣,才發覺自己失言,便後悔剛才出言孟浪,怕是傷了這位自尊心極強的兄臺。但這種坦率,卻更讓他欣賞。
明代取得入學資格便稱秀才,入學之前則不論年齡一律稱為童生。別小瞧了這入學考試,很多讀書人直熬到了頭髮斑白,一把年紀卻還是個童生的身份。以此足見,考取秀才之難,並不是所有人都能順利入學的,尤其是大明曆經二百餘年後到了崇禎年間,這種入學考試,糾合了太多幕後的利益交換,沒有背景,沒有過人學識與名聲的普通童生想順利成為秀才的途經幾乎已經被堵死殆盡。
呂惠中顯然對此甚為了解,眼前這米琰家境貧寒,顯然**不離十是個懷才不遇的童生,於是便起了相助之心。
一直不善言辭的米琰卻又追問了一句。
“不知兄臺所言陪審是何……童生不知是否有資格考取……”
很明顯,米琰將陪審誤會成府之類,呂惠中欣然解釋道:“元長兄沒聽說近日來城中沸沸揚揚的張石頭殺妻案嗎?”
米琰一愣,怎麼說著就學的事,一轉又提起了城中的桃色傳言,但呂惠中有所問,出於禮貌他還是點點頭。
“聽說過…”
“陪審是按察使司官募的斷案官…”
竟是如此…米琰被說的糊塗了,斷獄之事向來由提刑按察使司署官解決,如何又對外招募呢?
“元長兄不若也來甄選一番,若是選上了於將來只有好處…”
“在下不過是一介童生,身上未有功名……”
“甚的功名,民在籍者無論身份,皆可參與…”
“當真?”
米琰眼睛一亮,呂惠中的話便好似黑暗中開啟了一道門縫,一道耀眼的光亮為他指引了方向。若是果能由陪審助力而入學,身上有了功名,想來舅舅便不會再阻止自己與倩兮的婚事了吧。
想到此處,米琰一躬到底,“如此還仰仗子安兄引路…”
呂惠中見眼前執拗之人終於痛快爽利了一把,哈哈笑道:“那還用說,走,你我兄弟同去…”
米琰隨著呂惠中在提刑按察使司衙門裡走了幾個彎,這才來到一處院落,只見院落裡已經聚集了十數個人,都滿臉緊張心有忐忑的模樣。
呂惠中也不理他們,帶著米琰穿過庭院直入了正堂,幾名坐在堂中問話的綠袍官員見了他忙起身,笑道:“公子如何來了,快裡間坐了休息。”
便要將呂惠中往正堂後的裡間讓,連帶著將米琰也一同禮讓過去,同時趕忙命皂隸去燒熱水沏茶。
呂惠中卻道:“諸位大人忙著,不用管我們兄弟,惠中此來是參加這陪審甄選的。”
其中一個濾泡官員連聲稱不忙,甄選工作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了,又似無意問道:“公子若想當這陪審,直接說與儉事大人便是,何必與這些人來湊熱鬧?”
呂惠中便像聽不懂一樣,一臉正色的說道:“儉事大人說了,一切均需按規矩來,陪審資格必須參加甄選,及格方可入選,惠中豈能壞了規矩?”
綠袍官員忙附和道:“是是是,公子循規蹈矩,是我輩楷模…”說著又一指呂惠中身後的米琰,“這位是?”
呂惠中應道:“惠中同窗,路上遇上點小意外,都是來參加陪審甄選的,不知何時可輪到我們?”
濾泡官員揮揮手,示意皂隸讓那幾個堂中甄選完畢的人出去,才道:“隨時都可以…”
呂惠中一推米琰道:“元長兄先來,小弟緊隨其後…”
米琰還要謙讓,呂惠中卻不由分說,讓他先來。於是,米琰也不再謙讓,跟隨皂隸去堂中桌案前,填寫籍貫等個人資訊,筆下一手蠅頭小楷卻是頗見功力,那濾泡官員瞥了幾眼,心道,此人雖然一身狼狽寒酸模樣,卻能與呂惠中稱兄道弟恐怕也不簡單…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405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