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頭虎願代闖王出戰!”
劉國能對獨頭虎的能力還是放心的,此前明軍幾次圍剿他都能逢凶化吉,最終逃出包圍圈與自己回合,便放心的讓他出戰。
“也好,你去探探官軍虛實,記住了,不可硬拼,發現不妙立即回來!”
身邊的老兄弟相繼不是死了就是不知所蹤,他少有的叮囑了獨頭虎一番。獨頭虎聞言大受感動,抱拳重重一揖。
“闖王大哥,你就瞧好吧!”
獨頭虎激動之下竟然叫劉國能闖王大哥,劉國能不以為意,反而崩岸親切,目送他大踏步下了城。
其時,太原城中大軍僅僅兩萬餘人,流賊大軍大致分成三股,一支由黑煞神帶領直搗代州。另一支則由過天星帶領在平陽府臨汾牽制潞安府的山西明軍和濟源縣的左良玉大軍。第三支則是孔有德率領的大軍,剛剛北上去打忻州,阻截明軍。
所以,按照流賊的規模來講,太原城中現在正是空虛之時,劉國能早就被打出恐明症,面對明軍時便本能的想跑,但是想象自己已經稱王,又有大城在手,怕他何來,便先讓獨頭虎出去探探明軍虛實,如果對方虛張聲勢就一舉消滅之,勢大則固守待援。
太原城頭戰鼓陡起,獨頭虎帶著五千人出城迎戰,海森堡面對堅固的太原城正無聊的緊,一看有賊兵衝了出來頓時喜出望外,命令炮手換散彈裝填。
“都聽好了,給我瞄準賊兵狠狠的打!”
從六磅炮到十二磅炮十數門大炮一次齊射打出了成千上萬的散彈,形成一道彈幕直撲獨頭虎的人馬而來,可憐獨頭虎還沒展開戰線就被海森堡的大炮劈頭蓋腦的一通狂轟濫炸,潰不成軍,不管他如何約束暴喝,甚至砍了兩個潰兵的頭都不管用,大軍爭先恐後的往回跑,卻因為人多又沒有次序,統統堵在了城門口進退不得。
這正給了炮兵營大顯身手的機會,調整好了射擊引數之後,對著城門就是一通又一通的散彈,打的賊兵哭天搶地。連李信都沒想到賊兵如此不堪一擊,按照以往的戰鬥經驗炮擊不過是餐前點心,正餐是後邊的步兵騎兵大戰,如何對方在餐前點的時候就被打趴下了?就憑這種戰鬥力,又是如何橫掃山西的?
李信當然不清楚,流賊的恐怖便是蝗蟲一般的數量,以源源不斷前仆後繼的人命取得戰爭的最終勝利,同時各種天災人禍又為流賊提供了大批廉價兵員,大明官軍就算再多也經不起這種消耗,最後有戰鬥力的官軍消耗沒了再招募新兵便和流賊分別無幾,直至優劣之勢逆轉。
城下亂哄哄的一幕把劉國能急壞了,也氣壞了,就算明軍再利害也不至於連對方的衣服都沒捧著就被打了個屁滾尿流吧?在城上衝著獨頭虎大喊,讓他帶著還能控制的人由其他城門回城,不要堵在那任由明軍大炮收割人命。
劉國能一個人的聲音太小,便靈機一動令城上的賊兵一齊跟著他喊,獨頭虎這才聽到,心中大喜,連忙帶著親兵往東門奔去,李信令旗揮下,陸九的騎兵早就躍躍欲試,如離弦之箭直撲獨頭虎。
陸九的騎兵營一直維持在三百人左右,雖然不多卻都是經驗豐富的騎手,可不是騎在馬上的步兵,對馬匹如臂使指,銜尾追擊將獨頭虎追的直恨爹媽少給自己生了兩條腿。到了東城門,城上看到獨頭虎身後還跟著一大股騎兵也不敢開城,獨頭虎無奈之下只好又奔南門而去,怎奈陸九一直如影隨形緊追其後,身邊的親兵一個個死傷殆盡,他真想回頭和明軍拼個你死我活,也好過這般窩囊被追追的如喪家之犬一般。
還是劉國能反應快,得到報告後,立即命賊兵出西門接應,獨頭虎這才算逃得一命。經過這一番試探之後,劉國能便抱定了固守待援的心思,同時又派出信使分往三大主力軍處求援,令他們務必回師將這股在太原腹地橫行的明軍消滅,否則後路不靖將遺患無窮。
李信領著三衛軍在太原城下斷斷續續放了一天的炮,直到天黑才消停下來。
就在大傢伙以為該安營休息的時候,李信再一次下令,竟是離開太原,下一個目標是太原東南部的樞紐重鎮榆次。
監軍高時明本以為白天打了個打勝仗,收復太原的大功近在眼前,誰知李欣竟下令離開,氣的他強令大夥圍城。但三衛軍如何能聽一個太監的,收拾東西從速南下,無奈之下只好跟了上去,希望李信以後有什麼決定先跟他商量著來。
路上斷斷續續寫了幾封書信,想想不妥又幾次撕掉,最終寫好後交給隨身從京師帶來的護兵。
“這是呈送皇上的秘奏,無論如何要安全送到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