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賊> 第九百一十九章 東南雨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一十九章 東南雨林 (1 / 2)

南京,李信從椅子上起身,來到窗戶旁,將兩扇木稜窗用力推開,一股新鮮空氣夾雜著凜冽的寒意鋪面湧入。桌案上精美的西洋鍾在有節奏的滴滴答答作響,就在幾分鐘之前,他簽署了一份調令。朝鮮駐軍指揮使程銘九調任兩淮駐軍指揮使,而原本統管兩淮駐軍的米琰則被調往漢城接替程銘九的位置。

從近幾個月以來,李信明顯感覺到了身邊的幾個心腹瞞著自己做了一些事情,這些人的心思他一清二楚,儘管初衷未必是不好的,但退一萬步講,這種擅自做主的行為如果得不到應有的懲處,千里之堤便會潰於蟻穴。

李信掌握了龐大的資源以後,幾次都曾動過從制度上下手的念頭,但是這種自上而下的權力體系不僅有著低廉的統治成本,更有著上千年的政治傳統,這種習慣早就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甚至深入到骨髓裡去。如果要有所改變,必將會損害既得利益者,而包括他自己在內的一大票文武上下,又有哪一個不包含在其中呢?

在內外重壓重重的情形之下,進行大刀闊斧的變革顯然將會是自斷臂膀的愚蠢行徑。所以,小試幾次之後,他的很多設想也全都不了了之。

如果不能在制度上下手,那麼李信所能依靠的仍舊只能是權謀。

程銘九在與滿清和戰一事上擅自做主,就觸犯了這種自上而下權力體系的底線。在威權政治這種統治成本低廉的生態環境裡,這種行為所帶來的效應也是難以估量的,將來所有人上行下效,威權何在?威權不再,統治的根基自然便面臨著解體分崩的危險。

但是,這些人都是和李信從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袍澤兄弟,讓他痛下殺手,那是又無法狠下心來。左右為難之下,李信只能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將程銘九調離三衛軍戰略重心的漢城,在有功不賞的前提下,將他調往作用相對次之的兩淮。

這足以給任何人以警醒,以收斂恣意妄為的行事手段。

就實而言,李信對自己目下的心態很是苦惱,都說當了皇帝就是孤家寡人,而此時此刻他還不是皇帝,便已經開始有意識的懷疑和堤防身邊的所有人和事。

彷彿只要有一天繃緊的神經鬆懈下來,他將會失去一切。有那麼一瞬間,李信也曾文青病發作,感慨一通,此時境地,究竟是他掌握了龐大的資源和權力,還是這些東西將他束縛了起來,逼迫著他一條道跑到黑。

李達悄無聲息的走了進來,收起桌案上的公文便要送往秘書處,秘書處是李信成立的一個協助他處理公事的幕僚機構,雖然聲名不顯,但所有政令均由此而出,甚至可以左右南京政事堂,從某種意義上它正在侵蝕著後者的權力邊界。

李信轉過身來,李達的動作隨之慢了,卻見他面色發白,神情也有幾分恍惚。

“不是給了你半月假期,好生歇息歇息,調整整好心態?”

薩哈璘是李達的同胞兄弟,程銘九以極度侮辱的方式對待他的屍體,這則訊息傳回南京後,大街小巷誠然都大呼痛快。但是,落在這位心思深沉的李達,也就是昔日的瓦克達心裡,是那般滋味當也不言自明瞭。

然則李達卻不肯在這件事上多做糾結,聲音平靜的回答道:“當初各為其主,便已經做好了刀兵相見的準備。卑下自然會為家兄傷心難過,若鎮虜侯以為卑下會因私而廢公,那就小看了李達。”

李達將自己漢家姓名的兩個字咬得十分重,以此來表明,薩哈璘的事不會影響了他處置公務的能力和判斷。

就連李信都不得不承認,李達自從出任幕僚以來,謹小慎微,心無雜念,事無鉅細,一絲紕漏都不曾出過,否則他何能以降人的敏感身份出任幕僚之長呢?

“有訊息自北京來,於鎮虜侯關礙甚深。”

李達在收起程銘九和米琰的調任公文後,又將一封公文放在了李信的案頭。李信微一點頭,又繼而皺起了雙眉。李達空中的訊息早有人從北京送了回來。

崇禎皇帝朱由檢已經生了削奪三衛軍軍權的心思。將晉王新樂郡主破格冊封為公主,接下來調他北上完婚的聖旨只怕很快就要到南京來了。

李信將那封書信開啟,看了幾眼,其上所述果然是新樂公主一事。

“你怎麼看?”李信淡淡詢問了一句。

李達幾乎是不假思索的答道:“朱由檢沒安好心,鎮虜侯萬不可以身試險,自蹈險地!”

在李達的意識中,他是降李不降明,提及大明天子從來都是直呼其名,以示心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