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賊> 第八百九十六章 歸附大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九十六章 歸附大明 (2 / 2)

朝中大體上還是分為了實力相當的兩派。一派主張放棄朝鮮國。集中精力平靖內亂。另一派則主張重新接納朝鮮國為藩屬。並對新立的國王閔氏加以承認和冊封。以此來作為牽制滿清東虜的籌碼。

周延儒心裡明鏡一般。這兩個選擇無論選擇哪一個都將面臨無窮的後患。所以此時此刻最佳的辦法就是置身事外。既不參與也不主張。反正自從皇帝重新啟用楊嗣昌以後。此人在內閣中已經有了隱隱然凌駕於他頭上的架勢。

而皇帝似乎也更看重於楊嗣昌。凡有兵事必然會請教楊嗣昌的看法。而他這個內閣首輔則已經快淪為木胎泥塑了。既然如此。又何必急吼吼的上趕著去背這個黑鍋呢。

更何況。不論是劉宇亮倒黴。亦或是楊嗣昌倒黴。這都是周延儒所樂見的。到時候。皇帝不還是要倚重他這位內閣首輔嗎。

打定主意以後。周延儒便心安理得的站在當場。一言不發。

朝鮮國遣使要求歸附。打亂了朝中原本的計劃。也使得官員們分化為傾向於接納朝鮮。和拒絕接納朝鮮兩派。而且無論哪一派。擺出來的理由都堂而皇之。讓人深以為然。

面對這種兩難選擇的境地。朱由檢頭疼不已。他的目光在殿中來回掃視著。正看到內閣首輔周延儒低著頭如老僧入定的站在人堆裡。心中頓時就騰起一股火氣。

“周卿。此事可有兩側。”

周延儒早就打好了腹稿。打太極的功夫。他自問如果自己甘為第二的話。那麼滿朝文武將無人敢於自稱第一。

“啟稟陛下。臣以為。朝鮮國歸附。事關天朝聲譽。不可簡單回絕。”

朱由檢點點頭。周延儒這麼說正合他的心意。於是便繼續問道:“這麼說。周卿是贊同接納朝鮮了。可有應對良策。”

這時。周延儒才又不緊不慢的答道:“臣還以為。接納朝鮮。也必然會惹怒東虜奴酋。平靜了兩年之久的遼東遼西。將恐有重啟戰端的危險。”

一句話又將核心內容拉了回來。朱由檢只氣的太陽穴生疼。但還是強忍著怒意。

“周卿所言。前後矛盾。究竟我大明該不該接納朝鮮國為藩屬。”

但周延儒就是不直接正面回答問題。繼續道:“兩者皆事關要害。皆不可輕視。況且。朝鮮國與大明陸上交通已經斷絕。一切只能透過茫茫大海。一旦東虜興師。兵連禍結。其中變數太大。這也是需要慎重的原因之一。臣又聽聞。鎮虜侯在江南曾練就一支可以遠洋的水師。或許他會有合適的辦法。”

李信這個名字已經許久沒人在朱由檢的面前提起。滿朝文武誰都知道。李信現在已經成了朱由檢最不願意提及和聽到的人。正是這個他一手提拔起來的驍將。一步步掐住了大明王朝的咽喉。甚至還多有陽奉陰違之舉。到了現在。尾大不掉之勢已成。再想要削去其兵權。又談何容易。弄不好又將引起一場席捲全國的大亂。

現在周延儒提起了李信。很多人都等著看他的笑話。等著朱由檢痛斥他。

但讓人意料之外的是。朱由檢竟罕見的沒有發怒。甚至還若有若無的點點頭。

“這也是個主意。擬旨。將這國書發往南京。讓鎮虜侯處置接納朝鮮國為藩屬之事宜。”

朱由檢並非是詢問李信的意見。而是已經有了決斷。讓李信去去安全處置這件事。以及跟進各種事後可能發生的變化。

“如果東虜為此出兵該作何應對。”

楊嗣昌可不想莫名其妙的就被捲進朝鮮國與滿清的戰事當中。便針鋒相對的看向周延儒。他不能當面質問皇帝。卻敢質問周延儒。

而周延儒卻一臉的淡定。“既然聖上交由鎮虜侯去安全處置。楊相這話似乎問錯了人。”

除此之外。周延儒便又重新如老僧入定。對朝堂上的紛爭再不發一言。

其實周延儒所說。交由鎮虜侯去安全處置。其中暗示了楊嗣昌。就算滿清征伐朝鮮。出兵相救的責任也在李信。而不在他楊嗣昌。

這是楊嗣昌的底線。只要不影響他於中原陝甘的攻略計劃。周延儒也好。劉宇亮也罷。就由著他們隨便折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