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萊士點著頭,“侯爵閣下,西班牙人已經佔領聖弗朗西斯科上百年,他們一直試圖發現黃金白銀,如果那裡真有黃金,為什麼他們就沒能發現呢?”
華萊士並非是不相信李信的話,但畢竟這是個從未乘船遠行過的東方人,而且這一年多以來他打聽了李信的底細,在此之前不過是盤踞在內陸深山的盜賊而已。他怎麼可能知道遠在幾萬裡之外的美洲會有黃金呢?
如果,這一切都僅僅是猜測的話,他們這麼耗費人力財力,來做這次遠航,甚至還要冒著與西班牙開戰的風險,華萊士認為如果不確定性太多的話,這是得不償失的。
現在的華萊士已經擺脫了最初作為三衛軍戰俘的不安心理,所以對李信的話都能夠如從前一般自信的做出解析。
面對刨根問底的華萊士,李信竟一時間不知該如何說服他,但又不能不打消他的顧慮。同時心中一嘆,些洋鬼子沒有想象中那麼好糊弄,如果不拿出合適的理由,沒辦法使他們信服的。
“此事並非捕風捉影,不知閣下可曾聽過鄙國有一位航海家鄭和?”
華萊士搖搖頭,他沒聽過中國有一位航海家叫鄭和,他甚至都不關心中國以前是否有過航海家,他關心的除了黃金就是白銀。
“鄭和曾率領一支數百條大船的船隊抵達了非洲,後來他的一支分艦隊在返航時又曾繼續向東遠航,直抵達了美洲,並且在當地帶回了黃金。不過,後來明朝內部發生了叛亂,這件事便一直擱置了下去。直到戰後有人試圖重提此事,奈何航海圖和當初艦隊的水手都已經在戰亂中死去,所以關於美洲的黃金,都只能存在於宮廷密檔之中。”
李信這一番謊話編的自然是錯漏百出,不過對於一位對中國歷史一竅不通的西方人,已經足夠使他暈頭轉向了。聽到李信口中的宮廷密檔,華萊士不禁肅然起敬。
遙遠的東方皇室宮廷對他們一直是最為神秘的地方,如果這一則訊息是出自宮廷中的秘密檔案,那麼他認為將會有很大希望在美洲發現黃金。
至此,華萊士不再懷疑李信關於美洲黃金的說法,還有李信提出來的兩條海路,他也分析了一番。
北部的海路是一條完全未知的全新海域,而且當地的洋流變化似乎要更為複雜,因此建議選擇靠近南部的海路,雖然不能沿著大陸前進,但是這條海路畢竟是有西班牙人曾經走過,他認為成功的可能性將大大提高。
雖然李信認為沿著大陸走北部海路或許比較穩妥,但是他畢竟對航海是一竅不通,所以在路線之爭上,他沒有堅持和華萊士爭執,所以便不再堅持己見。華萊士畢竟有著豐富的航海經驗,他認為南部海域這條路線的成功性可能更高,那就依他所說便是。
不過,李信深思熟慮之後,又被探索船隊增加了兩艘大船,共計五艘大船。除了必須的航海水手以外,他還為整支船隊配備了一直規模超過三百人的步戰營,帶足了火炮與彈藥。他雖然不是帶著戰爭的目的而去,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武力威懾,一樣不可能達成他的目的。畢竟美洲西海岸除了西班牙人以外,還有土著的印第安人,並非所有人對突然闖入的陌生人都會抱有一種友好的態度。
說到底,李信是報著一種掠奪資源的想法而去,因此,火槍和大炮是不能省略掉的必要的武器。
李信不避諱侵略和掠奪這累字眼,他不是什麼迂腐和虛偽的和平推廣者,在這個地球上,哪個國家的崛起與財富積累,不是建立在異族與異國人民的血淚之上呢?
就像李信那個時代,大國們都自稱為了自由與和平,屢屢發動戰爭,這背後所為的和他現在的目的不是一般無二麼?自然是為了財富!
對這次美洲的航海探索之行,李信志在必得,不論擋在前面的是西班牙人,還是法蘭西人,亦或是正在崛起的英格蘭人,他都不惜與之一戰。
留給中國的時間不多了,眼七世紀已經過去了一半,新世界的絕大多數豐饒之地都已經被各國的殖民者插了旗子,所以他要趁著歐洲的殖民浪潮沒達到高峰之前,為中國奪取足夠的土地,就算中國地大物博,一時之間用不上,也不能白白便宜了西方人。
更何況,李信自持有著超出時人四百年的見識,哪裡有豐饒的礦藏和資源,他自問都記的七七八八,這次美洲之行一旦成功,他還會繼續派出艦隊,越過赤道到南方去,探索遙遠的澳洲。
當然,澳洲此時還不叫澳洲。
老酒的微信公眾號,喜歡歷史的兄弟加進來吧!ueijiu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