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賊> 第三百六十章 行商陸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六十章 行商陸賈

read336(;

多爾袞在魯之藩一番勸慰之下很快活絡了起來.字斟句酌的寫好了進呈給皇太極的奏章之後.便等著盛京方面的佳音.誰知左等右等都沒有半點音信.便如石沉大海一般.

他在奏章當中並沒有談及任何蒙古與出兵之言.而是向他的這位兄長抱怨.身體有病難以堅持廣寧軍中.怕難以勝任之下.耽誤了前敵軍情.特請聖旨返鄉安養.

如果所料不差.皇太極必不會允准.且還會大送藥材金銀以示恩遇.然後再下旨勸勉一番做些不著邊際的許諾.讓他繼續留在軍中為八旗效力.

多爾袞有八成的把握相信.皇太極在接到漠南蒙古遭遇明軍襲擊的訊息後.十有**會想起自己來.加之自己剛剛上書痛陳所面臨的困難.此人必然會反其道而行之.說白了就是.多爾袞越想休息.他便越不會使之得逞.而且恨不得他的這十四弟累死在任上.

魯之藩卻對多爾袞的做法大不以為然.認為多爾袞搞些陰謀伎倆.非成大事之人所為.隨著接觸的時間日漸加長.魯之藩也逐漸認識到了一個和最初印象大為不同的多爾袞.

初見多爾袞時.他的睿智與包容使人印象不可謂不深刻.但久而久之便又發現了一些隱藏在這種巨大優點之後的缺陷.在魯之藩的觀點之中.成大事者欲想達到目的便要堂而正之.可這位主子卻恰好相反.偏偏喜歡一些劍走偏鋒的招數.而這些陰謀伎倆絕大多數都失之偏狹.甚至讓人卑鄙不齒.

如眼下這般和皇帝玩弄心眼.且不說能否達成目的.萬一那皇帝真的允了所請.所有差使都被拿下.你多爾袞還真能放下所有去甘心賦閒養病嗎.

再者.魯之藩雖然來到滿清遼東不過區區半載.但對其朝廷上下的政爭也算頗為了解.其慘烈程度要遠甚於大明朝廷.在大明朝廷的政爭當中失敗了也不過是罷官去職.回鄉養老.而在清廷這卻是想都別想.一旦與之敵對一方落於下風.便會被優勢一方以痛打落水狗的架勢將其打入萬劫不復之地.

皇太極之所以不敢輕易的處置了多爾袞.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禮親王代善在背後使力.皇太極自登基以來一直被四大貝勒的枷鎖緊緊桎梏.身為四貝勒的他因此便不遺餘力的盡其所能打擊其他三大貝勒.

到了如今四大貝勒死的死.幽禁的幽禁.只剩下代善一支還穩穩立於清廷之中.此人雖然看似低調卻在清廷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就連身為皇帝的皇太極對他忌憚三分.

代善最擅長的便是凡事居於幕後.幾番挑撥.四兩千斤.往往便是一番腥風血雨.而他則穩坐府中冷眼看著熱鬧.成與敗皆似與其無干.卻是左右都不會損及他一絲一毫.

年輕氣盛的多爾袞便是代善用來鉗制皇太極的一個重要人物.正因為如此.他才罕見的親自出面替多爾袞求情.沒有落得和阿敏一般的下場.

如果皇太極真的有心徹底將多爾袞打壓下去.一時頭腦發熱便真的允准了去職休養的請求.多爾袞豈不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嗎.更重要的是.立身根基本不在權術詭詐.這些東西都是浮雲一般的虛無縹緲之物.只有功勳才是切切實實可以用作倚靠的東西.

多爾袞此時所面臨的問題.是去歲的那次失敗.成為他再次領軍的最大障礙.但是這位堪稱睿智的滿清貝勒卻也有一葉障目的時候.時至今日從努爾哈赤時代能夠獨挑大樑的幾大親貴將領凋敝的厲害.莽古爾泰病死.阿敏開罪皇太極而被幽禁至今.後起之秀的嶽託卻又在去歲的入寇當中被李信斬首而慘死.

所以.多爾袞已經是滿清所剩下的為數不多的親貴將帥之一.明軍出兵漠南蒙看似肘腋之疾.可如果置之不理.便有腠理入膏肓也是眨眼之事.清廷之所以於眼下能夠集中全力攻略遼西.就是因為後方的蒙古和朝鮮都已經臣服.沒有人再能於背後放冷箭.可如果漠南蒙古的這粒旗子亂了起來.便會牽一髮而動全身.早就已經擬定好的攻略松錦的計劃便有很大可能付諸東流.

皇太極並不是昏庸無能之輩.在某種程度上.客觀的說甚至要遠遠勝於紫禁城中大明天子朱由檢.他不會將私怨放在公器之上.退一萬步講.他若是真的想解決漠南蒙古問題.便會選一名得力干將.一役而畢其功.

多爾袞在此時自作聰明.很顯然並不明智.

為此.魯之藩曾不止一次的苦口婆心相勸於他.每一次多爾袞都笑而不語.讓他靜觀其變.魯之藩被弄的甚至都有些急躁起來.

“一連數日沒有訊息.難道貝勒便不著急.萬一……”

這個“萬一”魯之藩可不願說出來.既然自己辱沒了氣節做了投降之舉.所求者便只剩下名利二字.只要能輔佐一聖主安得天下.便是遭萬世唾罵又如何.魯之藩選擇了多爾袞.他的命運與多爾袞便如拴在同一根繩子上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種不吉利的話說不出口.

多爾袞只讓他耐心一點.幾日之後事情自見分曉.這一回他前所未有的堅持己見.並沒有因為魯之藩的反覆勸說而妥協.無奈之下.魯之藩拂袖告退.

剛剛回到自己的府邸.卻有僕役來報.蠻子行商求見.

所謂的蠻子行商當然就是隻明朝行商.出於未雨綢繆的準備.魯之藩受多爾袞的影響.對這些明朝的行商也甚為看重.清廷位於關外一隅之地.物資匱乏.糧食產量也極低.根本就不夠供應與日俱增的丁口.

由此這些行商們就成為了保持清廷穩定以及強大.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

年後.皇太極甚至還大規模的對幾十家晉商貸了大筆的銀子.這種不計成本代價的方法.只為激發行商們由明朝往關外運送糧食物資的積極性.

受此啟發.魯之藩也在積極籠絡培植能為多爾袞所用的行商.畢竟掌握了大批的財貨供應之道便等於掐緊了清廷的權力之頸.但是.真正實施起來卻又談何容易.多爾袞目前大權旁落.又被髮配到了廣寧這個彈丸之地.怎麼會有行商那麼不開眼來找他們合作.

魯之藩沒少受了行商們的敷衍應付.只是人家攝於他畢竟是清廷貝勒的包衣奴才.出於留得一線好相見的想法.這才假以辭色.

一番運作下來.銀子沒少花.但肯入彀的行商卻沒有半個.在行商們看來.即便不從奴酋那裡討得便宜.不還有個禮親王麼.人家位高權重.搞的商路賺的銀子一點也不比奴酋要少.為何來找個落架的貝勒.

也算是老天開眼.也可以說事有巧合.這一家晉商卻是姍姍來遲了.進入六月間才來到遼東.不論皇太極也好禮親王也罷.手裡面能貸出去的銀子已經所剩無幾.據說其中還有了一些不為外人道的波折.更是將手攥緊一分銀子也不往外放了.

那晉商無奈之下.不知從何處聽說了多爾袞的門路.竟然不顧路途顛婆難走尋到了廣寧城來.雙方一拍即合.魯之藩當即便同意可以與之商量.在請示了多爾袞之後.便約了時間再詳談一番.多爾袞也允准.可以預先貸出白銀二十萬兩.卻交代了只優先收購大明朝的糧食.

“小人陸賈見過大老爺.”

魯之藩對這個叫陸賈的晉商甚為熱情.立即讓他落座又命僕役沏茶倒水.原因無他.只因兩人都是榆次同鄉.時人重鄉情.尤其背井離鄉的魯之藩在化外異域能得遇同鄉.更是倍感親切珍視.

“貝勒已經親口許了你二十萬兩的白銀.可不要讓貝勒失望啊.眼看著麥收時節就到了.回去正好將糧食收上來.”

陸賈卻是倒吸一口冷氣.竟然拒絕道:“如果貝勒只讓小人收麥子上來.小人這銀子還不如不貸了.”

魯之藩有幾分慍怒.如此大事豈能兒戲反覆.但還是平心靜氣的問他因由.陸賈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雙手一攤.道:“實話說.豈有有錢不賺的道理.小人就是接了這二十萬兩銀子也無妨.可真真是達不到收糧的要求.最後貝勒白白損失了銀子.受連累的還不是老爺您.”

“何出此言.”

“老爺不在關內.有所不知.今年山西、直隸的麥子怕是要絕收了.百姓們連吃的嚼口都沒了.哪裡還能收到多餘的糧食.”

陸賈的誠實讓魯之藩一陣感動.如今這年月.如此重信義之人可不多見了.尤其對方還是個商人.都說商人重利輕義.今日看來此話似乎有以偏概全的嫌疑.

陸賈見魯之藩似乎認同了他的說法.又道:

“現如今.除了糧食.在大清的土地上.還有另一樣東西銷量極佳.糧食不成.運來此物.準保貝勒賺的盆滿缽滿.至少翻上一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