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明賊> 第九十九章 楊相糊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九章 楊相糊塗 (1 / 2)

清軍主動攻擊的訊息傳來,李信下城隨軍作戰,一切都順利的超乎想象,甚至省卻了率先開戰而擔輿情風險的麻煩,但楊嗣昌總覺的哪裡不對勁,心裡發堵的慌。

楊嗣昌在內閣大堂反覆轉了幾圈之後,再也耐不住性子,帶著隨從出了紫禁城直奔安定門而去。此前還人山人海一片歡騰的東長安街已經連半個鬼影子都見不到,只留下滿地的雜物無人收拾,包裹吃食的油紙隨著打旋的北風在半空中無力的轉著圈。楊嗣昌當真有恍若隔世之感。如果不是親歷了剛才那一番獻俘大典,他真要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

楊嗣昌的到來,讓提督京營戎政的方正化倍感壓力,內閣與司禮監在皇帝有意無意的點撥下,關係並不融洽。而且由於皇帝凡事必聖躬親為,司禮監的權勢教以往各朝已經大為縮水,與之相應的,內閣權力則此消彼長,處處壓制司禮監一頭。

方正化的前任提督,皇帝面前第一紅人曹化淳病辭返鄉,內閣在背後定然沒少出力。

“哎呀呀,楊相如何來了城上?刀槍不長眼,左右……”

方正化一指左右護衛,“快護著楊相入敵樓!”

楊嗣昌毫不領情,“方公莫要小題大做,當年楊某總督宣大兩鎮,亦曾數日衣甲不卸,如何進了內閣便金貴起來?”說這話,他已經來到城牆邊,把著女牆向下望去。只見清軍氣勢直如排山倒海,明軍則勉勵支撐。

“方公可有援手之策?”

這是典型的越俎代庖,實際上已經犯了官場忌諱。首先方正化與楊嗣昌並無統屬關係,京營受統於五軍都督府,受節制於兵部,而不論是五軍都督府又或是兵部都直接聽命於皇帝,所以楊嗣昌此舉實在有欠考慮。

但方正化畢竟是混跡於大明中樞多年的人,楊嗣昌風頭正勁,一言可翻雲,一言又可覆雨,不但不與之較真硬頂,態度上還更加的謙恭。

“回楊相話,依慣例,韃子襲城伊始,北京各城門就已經用沙土大石砌死,出入都只能經由吊筐,每次上下多不過十數人,京營也是愛莫能助啊!”

楊嗣昌忽覺自己不應該來城上,但如何就鬼迷了心竅,跑來這是非之地?旁人躲還來不及,自己倒好,眼巴巴的趕了來湊熱鬧。但既來之想走就沒那麼容易了,只好硬著頭皮站在這充滿了位置風險的城牆之上。

很快他的一顆心便被城外的戰局所左右,顧不得思量那些朝堂之上的蠅營狗苟之事。

明軍撐的很艱難,利用關廂的阻隔與韃子做輸死抵抗,最外側的明軍倒是有板有眼,可越往裡便越是爛糟糟一片,軍容之亂,訓練水準之低超乎楊嗣昌想象,若不是身在城上俯瞰,當真還能被這外強中乾的架勢給唬住。再看清軍,則軍陣整齊,排程有序。難怪李信敢在文華殿上與皇帝爭執,不可妄戰,雙方水平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任誰都能看出來,城下明軍應撐不了多久了。

很難想象,究竟得有多大的膽子,才敢領著如此一群烏合之眾與清軍對峙,至少他楊嗣昌不敢,可那個馬賊丘八李信便做到了。一念及此,他逐漸收起了對李信的輕視之心。暗道,若是將此子收入囊中倒是一大助力,但隨即便否定了這個想法。首先這李信是孫承宗舊部,與自己並無情誼瓜葛,加之曹化淳利用李信手中的兩張牌鹹魚翻身,與司禮監已經有著扯不開的千絲萬縷的關係。

再者,這李信自進京以來,楊嗣昌又準備推他進火坑,當替罪羊背黑鍋,就算此子短時間內沒有察覺,早晚也必會知曉,到時候這個仇就算結下了。

楊嗣昌竟然生出了一絲悔意,對於李信此人,絕大多數的情報都來自於劉宇亮託王樸呈給內閣的公文上,雖然這位劉閣老在奏報上對李信避重就輕,在那份公文上卻毫無顧忌,只是其中的偏差,此時此刻,他才深有體會,暗罵劉賊誤我。

戰亂之世,中樞閣臣想坐穩了這個位置,在朝外就必須有得力的干將相輔佐,只有戰事上的節節勝利才是穩坐內閣的不二法門。楊嗣昌的短板便在此處,他提出的“四正六隅”方略,雖然宏闊奈何所託非人,熊文燦經他舉薦總督六省軍務,但是個人才具卻不足以實現他的這一目標。

李信此人若是當真能收歸麾下,加以琢磨必是鋒利的爪牙。

可惜!可惜!可惜!

楊嗣昌心裡一連唸了三個可惜,他十分清楚自己想橫插一腳,已經不可能。

……

內閣大堂,次輔薛國觀推門進屋,抖掉黑色大氅,也都掉了滿身的寒氣。他是次輔,論在內閣中的排位也在楊嗣昌之上,但他隱隱然卻自甘居於楊嗣昌之下。整個內閣,自劉宇亮走後,楊嗣昌雖無首輔之名,卻有首輔之實。

“楊相何其糊塗,城牆那是他能去的地方嗎?”

薛國觀與身後的心腹連連抱怨著。

“看著吧,張老頭轉眼就得上表參他一本,別人避之不及的事,楊相怎麼就靠上去了呢……”

“楊相遭參,對薛相而言,何嘗不是一個機會呢?”

一名青袍官員,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豈料那薛國觀一跺腳,指著那青袍官員斥道:“糊塗話,薛某與楊相本是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此事萬萬休提。”

青袍官員擰著脖子亢聲辯道:“何為一體?此一番又與薛相何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