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66章 神壇

二百六十六 神壇

“總理曾說過,‘為中華崛起而讀書!’而這句名言也激勵了多少莘莘學子為報效祖國而奮發圖強,你我或皆因此,小時候有所決心。可這小子卻說,‘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要去做的事!這個世界充滿了我們不知道,不能理解的諸多事物,也存在著許多美好的,開心的,不可思議的事,作為一個萬靈之主,自然想了解更多,知道更多,從而學習更多;不過人一旦失去了好奇心和求知慾,人就不可能稱為人了,連畜生都不如。若是連自己生存的世界都不瞭解,那還能做什麼不論如何學習,只要人還活著,就會有很多不懂的事,而那種自以為全部都懂的人,其實都是在自欺欺人!無論將來如何發展,考進清華北大,進入中國百強企業,或是拿上鐵飯碗,可只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想法,那人就有無限的可能。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成為出色的大人!可人一旦失去了好奇心,那一瞬間就已經死了’。明明自己的想法,卻說是從小日本那看到的,真當我這個一校之長,是個棒槌!”傅建國邊走,邊和身邊的潘世仁說道。

“沒想到校長你對這段話也記得這麼清楚,幾乎隻字不差!其實這段話,他也曾在7班自由課上做自我介紹時說過。當時幾個調皮的學生問他為什麼要讀書,他就是這樣回答的。之後,我細細想來,話雖偏激了,主觀了點,但無不合乎與如今他們這個年紀的學生們理解:人活著,若是沒有了好奇心,就比如一具行屍走肉,呵呵呵,總之,我也比較認同的。至於,校長你說,‘他說的這段話來自小日本’,這我也不大相信。當時自由課上,他也沒有提起,相反如今看看他的行為小日本目前雖然比咱們祖國發達富裕,但其骨子裡就是一副小家子氣,是一個資本主義私自思想徹底橫行的國度,這,未免有些說不過去了。”潘世仁點點頭,接話道。

“是啊,這小子別看只有14、15歲,可那腦袋裡的東西或許裝的比我們的還多。”傅建國說道,“話說回來,甲午戰爭之前,日本留學生的那種為了祖國崛起,甘願在自己肚子裡藏書的舉動是令世人欽佩,要不然也就不會有後來的萬眾一心,努力建國。不過,畢竟中日兩國是世仇,咱們小學的愛國主義精神教育,那可是對日本的切齒仇恨。你說,同學們要是知道了這段話來自小日本,會如何想?”

“校長的意思,嗯,我明白了,私下我再找他聊聊!”潘世仁低頭思索了一下,說道。

一個市級三好學生,他的思想必定得又“紅”又“專”,經得起考驗才榮獲此榮譽。鄭玄麒如今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從他踏入西郊中學的開始,其思想品德地點滴演變,後面對映的某些內容,說得誇張一點,就是該學政治思想教育的直接體現。

“好,那我就放心了。哦,還有一件事,潘老師,這件事還真得你和李老師合計合計,幫我一個忙,不,幫全體老師和學生們一個忙,呵呵呵!”傅建國終於露出了他下樓來的目的,說道。

“我和李老師?校長,莫非又是關於他的?”潘世仁疑問道。

“潘老師不愧為市區裡抽調到我們這邊的骨幹,一點即透。”傅建國停下腳步,認真地看向潘世仁,說道。

·····················

“事情的經過就是這樣。玄麒一到校便起了一個良好的帶頭作用,最早到校參加義務勞動,最遲離校組織同學互學,最多解答同學各種問題,最少擁有自己私人時間。如今初一新生中或許很多人不認識你我,卻沒人不認識他的,短短几天如此出名,個人的魅力非同一般啊。只是明年,參加中考是這屆的初三,他們中考成績的理想與否,將直接決定鹿城區中學(初中部)舊校區重建、改建的順序及市財政撥款額度的多寡,可以用一戰定乾坤來形容。明年中考或將是西郊中學成立至今最為關鍵的一搏。”潘世仁向站在身旁的英語老師李芸愛說道。

“西部中小學與漢唐培訓機構的戰略聯盟,這個創新的嘗試,只要兩個學校的校領導層面透過,我絕對支援。本身郊區的中小教育就比市區的薄弱,若不是在有限的資源內創新求進,很難拉近農村孩子與城市孩子在素質教育上的差距。如今有這麼好的機會,怎麼可以輕易地讓它溜走,玄麒那裡我和潘老師可以一起去說說。只是現在他幾乎成了初一這批尖子生的領頭羊,若再給他的肩上扛一道初三,而且還說服他明年就參加初三中考一件事說得透徹就是三件事,件件和他有關。雖然玄麒對你、我的態度與其他老師有細微上的差別,可這也比較難以啟口!”李芸愛想了下,說道,“況且,初一新生跳級參加中考,市區層面能同意不?”

“兩個學校的領導層面應該達成了協議,畢竟都是西郊的弱勢學校,一條陣線上的。我想傅校長之所以把這則訊息提前告訴你和我,就是因為他也從某些方面看出了玄麒對你與我特別不同的態度上。教師節,他應該只去了我們倆的家。”潘世仁想了想接話道。

“至於玄麒學業方面,你和我可能比他自己還有信心。高等數學,金融中的微積分,抽象代數都涉及的中學生;嗯,還有那連我都自嘆不如的英語對答這個學生說實在,我還真教不動了,我會的他都會了,我不會的他也會了,這,難怪古代的師傅最怕自己的學生比自己強,要留一手,現在我深有感觸啊,呵呵呵。”潘世仁表情尷尬地說。

“潘老師,其實偶爾我也這麼想想,我教授的英語多偏向美式,小麒卻偏重於英式,還是那種最傳統的口音,真不知道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學,又從哪裡學到的,小學?自學?我記得咱們郊區的小學好像還沒開展英語這門課吧,我真懷疑遇到了一個語言天才了呢,呵呵,彼此彼此!”李芸愛打趣道。

“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愛迪生的這句話還真可以應證在玄麒的身上!看看他平時的習慣,那一股的勁,或許就是這股勁才讓傅校長,校領導們敢這麼押寶:他們的意思就是在接下來的,無論全國、本省、本市著名的競賽活動,如奧數的希望杯、華羅庚金盃,物理化中的天原杯,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等等,學校都會讓他親自組織人員上場;至於平時,只要他帶好頭,其他的學校都會容情容理同意,就比如前次他去廣東,拖了好幾天才到學校報到上學的事,只需要提前向我或校長做一下報備就行。而這些就是為他跳級做預備。”潘世仁說道,“新校改建是一件大事,老師及學生們的訴求也是一件不小的事,團隊精神,郊區學校的榮譽,玄麒比你我都明白。其他老師或不知道鄭玄麒,我們與他私下接觸、溝通的這麼幾天,應該對他有所知曉。他年齡外表之下的那種心性應該比得上你、我,就是一個早熟,思想成熟的成年人。要不然,他的父母也不可能讓他一個人去廣東。”

潘世仁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展現此時的表情,都不知道一旦鄭玄麒知道了學校領導們,私底下這麼壓榨他的智慧,算計他的能力,到底是哭還是笑。成績太好,太突出有時候也是一種罪。學校領導們為了改善全體師生們的學習環境,這是拼了命地在找辦法,動腦筋。結果鄭玄麒正好成為了他們的一名救火隊員。

“那就這樣吧,等小麒從校長辦公室出來,咱們就以家訪的名義去他的家裡,再見見他父母。同時,在路上,咱們也可先探探他的口風。若沒有多大問題,就直接和他的父母挑明地商量,爭取他倆的支援。畢竟為人父母的,怎麼可能對子女學業的事情不關心呢,相反,我倒覺得他倆是因為玄麒實在是太優秀了,反而變得都不知道怎麼去關注才對!這或許就是咱們郊區農村教育根子上的薄弱原因,作為父母,因為自己以前受教育的低水平,結果導致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幫助子女進行良好的教育,從而將唯一的希望寄託在學校老師身上,硬生生地將我們教育從業者推上神壇。”李芸愛接話道。

“只是這次我們要反過來將他倆的兒子先推上去,愧為人師啊,呵呵呵!”潘世仁點頭微笑道。

時間不等人,早點將這件大事妥當辦好,那與漢唐培訓機構的合作也早些展開。優秀的學生在鄭玄麒的帶領之下只能會更加地拔尖,而其他慢一拍的大多數學生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