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小說出版
伴隨著王傑仁的回憶,鄭玄麒不時的問答,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坐在旁邊的李鐵看著兩人之間的交流,彷彿產生了一種時空錯覺感,兩個人好像就是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你一問、我一答,無形之間自己卻成了一個題外人。雖然事實上自己就是一個“陪客”,但王哥的哥麼應該是自己呀!這種感覺很不舒服。
或許鄭玄麒、王傑仁感覺到有點冷落李鐵,開始有意無意地照顧李鐵,而這默契地產生卻並未被王傑仁與鄭玄麒發覺。
在談到溫州計程車時,李鐵逐漸融入了交流。從第一代計程車,80年初的“跳蚤”到80年代中期的菲亞特,標誌著溫州計程車行業的原始起步;94年12月份第二代計程車開始參運,計程車也逐漸更新為兩廂奧拓和兩廂富康車;如今97年,路上跑得最多就是富康,他的效能和舒適性要好得多,起步價為5元,屬於中等消費水平,開車的司機也大多為溫州本地人,車價自然也漲到了十幾萬。
李鐵的車就是一輛兩廂富康車,一天開下來也能淨賺兩三百多塊,晚上就租給熟人開,這樣又增加了租金收入,比平時辛苦上班賺的多了一大截。
依照歷史,1998年,溫州市政府將公開拍賣了300個新增計程車經營權指標,首次將計程車的經營權、產權和營運權統一了起來;1999年底,對已在營運但尚未取得經營權指標的計程車,政府以每個指標3萬元的價格,將其出售給車主個人。這種產權和經營權統一併由個體經營的模式,即個體經營模式,是個體經營者在擁有車輛產權的基礎上,直接從政府獲得經營權,自主經營的模式,也將開闢我國計程車經營模式的一條新路子。
“這是我的一點意思,不算多,5000塊錢,作為感謝你上次的幫助!”最後,談話快結束的時候,王傑仁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用紅紙皮捆紮好的現金遞給鄭玄麒。
鄭玄麒站起來,雙手將錢推了出去,有些不高興地說:“叫你叔叔可能會把你叫老,叫王大哥吧,錢,我不收。忙,我也僅僅是出了點薄力,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雷鋒精神不是這樣教育我們的嘛,況且這是我自願的;再說,也不能算我一個人的功勞,當時車上其他的乘客都伸手幫忙了,要不然光頭也不會被抓住。”
王傑仁還是堅持要將錢塞到鄭玄麒手中,說:“既然你小鄭叫我一聲大哥,那這錢就更應該收了。今天大哥冒昧上門也沒帶什麼禮物,這錢就權當作大哥的見面禮。”
鄭玄麒身高雖然比王傑仁矮一個頭,但力氣卻沒那麼弱,或許因為練氣的原因,身體的力量也隨之增強了。
這種狀態相持了一段時間,而這段可貴的時間讓鄭玄麒探尋到了王傑仁的真實想法與埋藏深處的記憶,也讓鄭玄麒充分知曉了王傑仁的為人,知行是否合一。
坐在旁邊的李鐵也站了起來。
突然,鄭玄麒想起了已經完本的小說,因為清楚了王傑仁的品性“誠信”走天下,知行合一。或許可以藉助王傑仁的力,出版那些小說。
於是,鄭玄麒趁著李鐵還沒張口、插手的時候,立即說道:“王大哥,要不這樣,我這邊有件事情需要你幫個忙,打聽打聽。我有幾套小說需要你能幫我找找出版商,問問是否可以出版?”
“小說?出版?”王傑仁明顯被鄭玄麒的話,驚愕了一下,疑惑道,“你寫了小說?還要出版?”彷彿懷疑自己耳朵的聽力出現問題,而站在旁邊的李鐵也頓感驚訝,以致於忘了要出手幫助王傑仁。
當鄭玄麒將兩套小說《日月當空》、《天魔神譚》拿出來時,王傑仁與李鐵的表情更為複雜。他們雖然對小說寫作不怎麼了解,但沒吃過豬肉 ,也見過豬跑的,對於眼前成疊的書信紙,心中感嘆之餘不由生出一種敬佩之情!佩服眼前這個少年的毅力與執著在這個還未讀初中的青少年心中到底隱藏了多少故事。
回到賓館的王傑仁,思緒卻依舊還停留在與鄭玄麒地交流中。忽然間,他發現自己的內心裡多了一個影子,是那個叫自己大哥的青少年。這幾乎是一個奇蹟,因為多年的社會歷練、人情冷暖,已經很少有東西能挑動那條剛硬的感情線。
洗好澡後,王傑仁躺在了床上。不久,王傑仁又坐了起來,拿起電話,撥通了一個熟悉的號碼,電話那頭傳過來了親切的聲音。
“大哥,你終於給我打電話了,我與二哥還以為你一回老家就失聯了,打你電話也不接?二哥還準備飛過去呢?怎麼事情辦好了沒,張叔、林嫂子、王哥、李哥他們還好嗎?”是王傑仁最小的弟弟王傑義,連續地問題伴著兄弟間血脈的關切之情從電話那頭傳出來。
“出了一些事情,不過現在已經快好了,老二、你,這段時間還好吧?”王傑仁整理了一下情緒,說。
“好,好的不得了,有我們兩個在這邊盯著,大哥,你放心,出不了什麼事情。”王傑仁先與弟弟聯絡了下感情,再問了下生意上的近況,然後提出了心中的疑問:“小義,你不是最愛看小說嗎,黃易,你知道不?”
“老哥,我知道了,小說真沒看了,放心,我沒在你不在的時候看小說,再說現在的武俠小說不是金庸的,就是司馬翎的,看的都快吐了。”王傑義唯恐老哥又在小說上對自己進行教育,連忙回道。
“我又沒說什麼,認真點,問你點事。黃易,到底知不知道?”王傑仁想起鄭玄麒講述小說內容時,提到其中一本書可能延續了著名小說家黃易創作的《大唐雙龍傳》續章,也知道讓弟弟戒掉看小說的“讀癮”,比讓他戒掉煙癮還難,要不然自己的弟弟也不會去參加一個什麼讀者協會,嚴肅地說。
“黃易誰不知道,只要在我們“海納讀書會”裡的,誰不知道這位大師,他的《尋秦記》、《大唐雙龍傳》可都是神作啊。我可最喜歡裡面的主角了,要是我是裡面的項少龍,我就師妃暄和石青璇,大哥你會喜歡誰,呃只可惜到現在都沒有什麼續集?”說到小說,弟弟王傑義的話猶如滔滔不絕的江水。
“你確定《大唐雙龍傳》是黃易創作的?”王傑仁再次詢問。
“大哥,你怎麼啦,問小說幹嘛!我可能不知道廣州的市長是誰?但黃易創作的小說,我會搞錯!那海納讀書協會,我還混個屁!老大,千萬不要質疑我的專業型,OK!”王傑義聽到大哥王傑仁對自己對小說創作知曉度的懷疑,有些不滿地說。
··············
結束通話電話後,王傑義的心是焦急多於期待的,當得知自己大哥手裡有《大唐雙龍傳》的續章時,雖然這不是黃易所著,但有總比沒有的強;更何況這段時間他的確沒有看小說,這並不是答應老大不看小說的原因,而是沒有優秀的小說可看他現在正處在書荒階段心癮難戒!
王傑義加入“海納讀書會”的初衷僅為多瞭解哪些小說可看,哪些作品最潮流。可經過幾年的時間,他已明白“海納讀書會”就是他的一個社會關係網。
大哥二哥的幸苦打拼、創業早已經讓這個青年學會成熟、圓滑,懂得處世之道;只是他的哥哥們不知道,依舊把他當作最小最不懂事的弟弟。
王傑仁透過弟弟這個小說迷地介紹後,想起答應過的幫忙,就決定用最快得速度將小說寄往廣州他的弟弟王傑義那裡。雖然他自己對弟弟王傑義的初衷及海口“海納讀書會”裡有出版商身份的朋友,深表懷疑;但一時又想不到去哪找出版商,自己的商業網又都在廣州;而人目前卻在溫州權當嘗試,最壞是自己回廣州再操作,王傑仁是這樣安慰自己的。
事事無常,幾天後,弟弟王傑義的驚喜給他帶來了更多得驚訝。不僅讓他在溫州待的時間一拖再拖,更讓他重新認知到自己親弟弟地悄然轉變。
當他踏上了回廣州的飛機時,身邊多了一個青少年,一個讓他與兄弟們極願被綁上戰車的青少年,鄭玄麒;而這趟回溫之旅,也成為王家三兄弟踏上頂級富豪的開啟之始,在每次兄弟三個回首往事時都會私下提到這命運改變的一趟。
正如王傑仁告訴兩個弟弟的,若我們不懂得感恩,不信奉父母的“誠信”之言,就不會有回溫去看望領居們的那趟路程;也不會有我去感謝小鄭的舉動;進而也不會有與小鄭相識相知,之後隨他一同征戰天下的機會也就沒有如今“胡潤富豪榜”上頂級王氏家族的排名。即使我們的財富跟小鄭比起來依舊是冰山一角,富豪榜上也沒有小鄭的名字只有極少部分人才知曉,到了一定級別,有些人的財富已經不是誰想公佈就公佈,想統計就可以統計的了,但我知道隱藏在海面之下的冰山遠遠超過露出水面的那小角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