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再次響起那驚天動地的喝彩和打氣之聲,把氣氛推上澎湃的頂端。
李通臺上眾人,包括對張笑天深具信心的何苗和荀彧,見他騎技如此驚人,信心都動搖起來,更不用說那些不知張笑天深淺的之人。
曹操此時露出驚異之色,頻頻點頭。
王榮因為對張笑天有些特別的感情,這時緊張得抓住小賁的手,這時發覺小賁手心之中也在冒著冷汗。
這時曹洪那臺上的眾人卻是人人興奮,就好像張笑天的敗局已定。于禁長身而立,朝張笑天望過來。
恰巧張笑天含笑正對視著他,大家互相打了個照面。此刻雙方同時面露驚訝之色,都為對方的體形氣質所驚歎。
只見這于禁的確如何苗所說斯文秀氣,但卻不足以描繪出他真正的形態。
于禁他最多比張笑天矮上半寸,身穿一身潔白的的武士戰袍,胸前套著件鐵甲護心,肩寬背厚,體形彪悍,給人一種英姿颯爽的印象。
高鼻深目,一對眼深邃莫測,烏黑的頭髮在頭上了個短髻,用一條紅繩綁緊,兩端垂至後頸,更凸顯威風八面。
張笑天這時心中暗贊,微笑施禮,暗中想到:如此的人材,難怪能夠幫助曹操南征北伐,立下赫赫戰功,成為那“五子良將”之一。
于禁見那張笑天神色友善,放鬆了面容,禮貌地還禮,但眼內依然充滿敵意。
這時主臺處由近侍宣讀這次比武的目的,其中自然不免對眾人作出勉勵,強調保持武風的重要之處。
“這次比武分為兩部份舉行,先比試騎射,再比劍術。”直到到最後,近侍這才朗聲宣佈道;
張笑天聞言心中暗自叫苦,暗中想到:自己雖然近來騎術大有進步,但如果要與于禁相比,就是回家再多練幾年也不行。
于禁這時高聲領命,張笑天只好學他一樣應諾下來。
只聞“颼!“的一聲,于禁用一個美妙的姿勢飛身上馬,疾馳離去,到了場角快要衝入圍觀的人堆之時,
這才勒馬人立,調轉馬頭,蹄不沾地的轉過身來,瞬間停下。此時當然又是響起一陣陣喝彩叫好之聲。
這時只見兩名軍士早就自場邊立個箭靶出來,放在這廣闊的大校場正中之處。
何苗遣人把“赤兔”牽來,此時張笑天從容一笑,雙足一彈,由馬尾躍上馬背,再一夾馬腹,依靠“赤兔”那驚人的速度,
隨即繞場一圈,來到校場一角,這時也贏來不少喝彩叫好之聲。于禁自馬鞍旁拿出他那鐵弓,朝頭上一揚,頓時惹來一片讚美之聲。
張笑天深知他信心十足,準備表演箭技,於是收攝心神,朝于禁喝道:“這死靶怎麼能與活靶相比擬,不如於兄射在下三箭如何?我保證絕不用盾牌阻擋。”
這時全場立馬鴉雀無聲,不過所有眾人的都射出那難以置信的目光,好像是在猜測這人是不是在找死。
張笑天現在卻是有苦自己知,與其等著落敗,何不冒著危險殊死一搏,憑藉自己的劍術和身手應對對方的騎射,如果可以成功,那便可以應付過這一關。
“刀劍無情,肖兄你可要想清楚了。”于禁顯然不是那種想佔便宜的小人,沉聲喝道;
張笑天遙向曹操、王榮母子施禮道:“請曹公、容後、渤海王批准在下的請求!”
曹操猶豫片刻之後,這才以手勢示准此請。
這時全場近萬人立時全體屏息靜氣,等候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出現。
于禁此時一手舉弓,另一隻手自背後的箭筒之內拔出四支長箭,夾在五指之間,手勢嫻熟,讓人感覺到他要把這四箭射出,猶如呼吸一樣容易。
這時的張笑天心中暗呼親孃,原來這人是一直深藏不露,讓外人認為他的箭技只可以三箭,到現在這才亮出真的本領展示在眾人面前。
“末將的鐵弓鐵箭,可以貫穿任何盾牌,肖兄你儘管使用盾牌,那又如何,你小心了!”話落微夾馬腹,戰馬放蹄衝來。
只聞張笑天仰天長嘯,拍馬衝去,取的卻是靠近曹操那一方向,欺他不敢朝曹操的方向發箭,好挫一下他的銳氣。
這時兩騎接近分開,交換了位置。于禁一抽馬頭,一刻不待回身馳來。張笑天此時心神已經進入張氏守靜的訣竅之中,
天地之間似乎在這一刻完全靜止下來,除于禁之外再無他物。同時催馬朝于禁迎去。只要可以貼近那于禁,避過那四箭,這場騎射競賽應當可以收工大吉。
這時兩騎迅速接近,由過千步的距離,迫近至六、七百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