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蓋拉著孫安福坐在飯桌旁,徐蓋又向孫五招招手,笑道:“小兄弟,一起來吃吧。”
孫五笑道:“我也餓了。”一邊說一邊坐在孫安福旁邊。管家徐全給各位倒滿酒,徐蓋勸孫安福喝了三杯,說道:“時間匆忙,只有這幾個簡單菜下酒,賢弟莫怪,晚飯愚兄親自下廚做幾個名菜,請賢弟品嚐 。”
孫安福笑道:“小弟,今天可有口福了。”
徐蓋說道:“剛才聽得賢弟說道,這尊不倒彌勒佛雕刻佛像,是億城寺方丈親手所做,莫非賢弟與這位高僧有些淵源?”
孫安福笑道:“徐大哥有所不知,敝府與億城寺方丈頗有淵源,四十多年前,億城寺建寺時,我祖父出了些錢,從祖父、家父到小弟,每年都給億城寺佈施些錢財,是億城寺的施主檀越。”
徐蓋問道:“億城寺方丈有些來歷?”
孫安福答道:“億城寺五六百僧人,德才兼備出類拔萃者才能當上方丈,聽家父說:‘億城寺方丈慧通大師,出身武將世家,從小熟讀兵法精通武藝,十八、九歲就立了大的戰功,由於捲入當時北齊皇族內部紛爭,他支援的那派皇族失勢了,他逃了出來,隱姓埋名在億城寺當了和尚。'慧通大師悟性極高,學佛心領神會。
十多年前,第一任的方丈和尚年高體弱,且已經達到功德圓滿的程度就退位了,經過僧眾推選,慧通大師成為億城寺第二任方丈了。”
管家徐全再次給各位倒滿酒,徐蓋說道:“徐全,晚飯我親自下廚做幾個名菜請孫賢弟品嚐,你去多準備些食材,另外讓僕人收拾好兩間客房。”
“是,老爺,小的這就去辦。”徐全應了聲,轉身離去。
徐蓋喝了一口酒,嘆了一口氣,說道:“賢弟,說起來慚愧,我徐家世代為官,高祖父在南齊任直閣舍人,曾祖父官至荊州刺史 ,祖父後魏大中大夫,任濮陽郡守,家父在北齊任譙郡太守。愚兄我不文不武,只能靠祖宗產業做個富家翁。北齊六帝大多昏庸無能,荒淫無恥,奸臣當道,忠臣良將,屢屢被害,家父心灰意懶,沒打算讓我去做官。愚兄我少壯不努力,到如今年近四十了,還是一事無成。”
孫安福道:“小弟也聽說北齊享國二十八年,歷經六帝,只有孝昭帝高演稱得上是德才兼備,可惜他在位第二年便因墜馬事故重傷而死,在位僅兩年。”
徐蓋接著說道:“賢弟,愚兄想拜見慧通大師,煩請賢弟引見,此後愚兄每年給億城寺佈施些錢財,也要做億城寺的施主檀越。在慧通大師方便時,請慧通大師指點指點長子徐懋功。”
孫安福笑道:“好說。”
徐蓋說道:“大隋朝結束了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成為統一王朝,時下民生富庶、百姓安居樂業、政治安定,我希望長子徐懋功長大後能有個好的前程,時下讓他多結識些能人志士。”
孫安福笑道:“此事包在小弟身上,明天早上大哥與我一起出發,中午前就能到我家,下午就能見到慧通大師。”
徐蓋說道:“愚兄多謝賢弟成全。”
孫安福問道:“令郎徐懋功多大了?”
徐蓋答道:“今年十二歲了,去私塾了,傍晚就回來了。”
孫安福一仰脖喝光酒杯中的酒,放下酒杯,道:“酒足飯飽,多謝大哥盛情款待。”這時孫五笑道:“我早就酒足飯飽了,在聽兩位老爺說話。”
僕人撤下酒杯、盤子、筷子、酒罈,擺上茶杯、茶壺。徐蓋一邊給孫安福的茶杯倒茶,一邊說道:“這是愚兄新得的廬山茶,請賢弟品嚐。”
孫安福端起茶杯,輕輕掀開茶杯蓋,手又抬高三四寸,茶杯更湊近鼻子,輕聞茶杯中的餘香,張開口向茶杯裡吹了吹,慢慢喝了三大口。輕輕放下茶杯,說道:“這茶香氣鮮爽持久,滋味醇厚甘甜,是上好的廬山茶。”這時,管家徐全來到徐蓋身旁笑道:“老爺,食材已準備好了。”
徐蓋笑道:“賢弟,慢慢喝茶,愚兄下廚做幾個名菜請賢弟品嚐。”
徐蓋又對管家徐全道:“徐全,你在這陪孫賢弟喝茶,我去下廚做菜。”說完轉身離去。
孫安福慢慢喝著茶,管家徐全在旁邊陪著,說著閒話,一個多時辰後,徐蓋笑呵呵走了進來,拍了拍孫安福的肩膀,笑道:“賢弟,愚兄做好三道名菜請賢弟品嚐。”
頃刻間桌上擺上六盤菜,徐蓋指著中間的大圓盤說道:“這道菜叫寒門造福,相傳,有一次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燾的壽辰上,有人獻上這道菜,拓跋燾很是喜歡,當庭宣詔,讓他官升三級,留京任職。御醫認為此菜有很好的滋養補益的功效,成為一道名菜,流傳下來。”
徐蓋指著左邊的大盤說道:“這道菜叫燒牛尾,相傳,有一次秦始皇在關中地區巡遊,在一家小店品嚐了這道菜,龍顏大悅,隨行御醫認為燒牛尾有抗衰延年的功效,將這道菜列入御膳菜譜,流傳下來。”
徐蓋指著右邊的大盤說道:“這道菜叫把子肉,相傳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拜“把子”時,吃的一道菜。後來,曹州一位名廚,名叫伊元超,將當年的做法進行了完善,這道菜就是愚兄向伊元超師傅學著做的。”在這三道主菜四周,擺了一盤鹹花生,一盤五香毛豆,一盤豆腐乾。
徐蓋笑道:“時間匆忙,只做了三道名菜請賢弟品嚐,請坐。”一邊說一邊坐在飯桌旁。
孫安福笑道:“徐大哥做的菜即好看,聞著又香,小弟不虛此行呀。”說完坐在徐蓋旁邊。徐蓋又向孫五招招手,孫五坐在孫安福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