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陳紀,劉焉在何處?”陳紀喝問道。
趙韙躬身道,“劉使君病重,正在養病,還請使君入城。”
“城就不進去了,本官奉旨傳詔。陛下有旨,著令劉焉限期十日自解兵馬,交出印綬,自縊謝罪。否則以叛逆論處,誅十族。陛下憐惜劉焉宗族老臣,有為國小有建設,特恩賜,若劉焉請降,劉璋則可活。”陳紀面無表情的沉聲說道。
“卑職代劉使君領旨謝恩。”趙韙心中一喜,連忙俯身說道。
真的是瞌睡遇見了枕頭,皇帝竟然也想到了劉焉的這個兒子。
不過細細想來,倒也不清楚,聽聞朝中謀臣如雨,這點事自然能算計的清清楚楚。
……
劉辯的這一道旨意,成為了壓倒劉焉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心心念唸的便是他這唯一的獨子劉璋,而皇帝給了他這個兒子。
至於他自己的性命,劉焉現在倒也沒那麼重視了。
昏厥之後,他漸感大限將至,本來恐怕也沒幾日活頭了。
八天後,劉璋被禁衛快馬押送到了綿竹。
父子二人互訴衷腸,大哭了一場。
見到兒子身上也沒少什麼零碎,劉焉的精神反倒還好了一些。
劉辯降旨之後的第九日,劉焉還帶著劉璋出去遊玩了一日。
第十日,劉焉自縊,益州請降。
數日後,兵敗如山倒的遼東公孫度也聽話的逃到了高句麗,請求庇佑。
遼東屬國歸漢。
至此——天下一統,普天同慶。
……
一箇舊的篇章掀過去了,一個新的篇章緊隨其後翻了開來。
朝廷這一次用兵,諸路兵馬皆是速戰速決,遺留下了不少的問題。
而整頓地方,這將是一件無比漫長的事情。
但好在,朝廷如今能臣幹吏不在少數。
中原地區也早已有成功的先例。
尚書檯按部就班調派人手,有條不紊的開始撫民屯田休養生息。
御史臺增制,巡察地方。
同時,朝廷裁撤了刺史,馬騰那個唯一的刺史,移任光祿勳,掌宿衛。
劉辯的行在移駐綿竹之後,大宴三軍,論功行賞。
賈詡因功加兵部尚書。
孫堅遷戶部尚書,其子孫策征討江東宗賊,定朱崖島,加左羽林衛中郎將。
關羽、張飛定交州,加左、右監門衛中郎將,率部移駐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