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卿家看過塘報後可有良策退敵?”趙煦反應過來,有點尷尬,只好笑著問道。
“回稟陛下!退敵良策其實早就有之,乃臣此前所述之策。一是據堅城以守,城外回援襲擾,即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二是敢出奇兵,幾路大軍突進西夏境內,圍殲天都山、剡子山之敵,斬其後翼,斷其後路。此間還要廣佈間諜斥候細探軍情,要做到知己知彼,如此必可退敵競其功!”武植見到趙煦明知故問,只好又把先前的策略又重新講了一遍,只是說得更為具體詳細些。
“好一個‘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好計策!”安燾略知兵事,聽罷不由得擊掌叫好。眾人也紛紛附和,點頭稱是。
“好,那就依武卿家所言,照此行事吧!即刻擬旨,八百里加急發往邊關。並從京東路和河北東西路調集西北大軍三個月的糧草,著戶部和兵部共同完成!”
趙煦見到眾人都信服武植的計策,甚為高興,連忙一錘定音,決定依照武植的計策行事。
見到趙煦拍板採用自己的計策後,武植想了想,決定再搏一把,於是上前一步,躬身行禮後,朝趙煦說道:“啟奏陛下,臣願前往西北前線,以助我西北大軍一臂之力。”
“好啊!武卿家有此意願,朕甚為欣慰!”趙煦本來就有想派武植去西北前線幫助章楶退敵的念頭,只是怕武植心有不願,所以一直都沒有提。現如今見到武植自己提出來,正中下懷,趙煦正好順水推舟遂了他的意願。
“那武卿家可還有什麼要求?儘管道來!”趙煦想了想,笑著問道。他時不時地打發郝隨探聽過武植的情況,狀元郎的名頭隨著狀元系列酒的熱銷更是弄得路人皆知,風頭無兩。武植不缺錢,所以趙煦也很想知道他能有什麼樣的要求。
“要求?”武植沉思了片刻,心頭一亮,想到了一個主意,於是躬身行禮緩緩地說道:“回稟陛下,臣確有一個請求,還望陛下應允!”
“啊?真有啊!”朝中眾人以為他打蛇隨棍上得寸進尺了,都用異樣的目光看著他,紛紛小聲議論起來。
趙煦聽罷,心中也是一愣,哭笑不得,只能應道:“哦!武卿家且說來聽聽。”
“臣請陛下撥給臣一營人馬,組建一營新軍,隨臣出征,營中軍士指揮皆由臣定奪!”武植大著膽子說道,他需要培養自己的嫡系了,就從禁軍入手!
眾人一聽,頓時譁然,他們原本以為武植可能會索求一些金銀財貨之類的東西,正等著看他的笑話呢,哪知他所求的竟是組建新軍,心中不免有點失落。
“哦?組建新軍?”趙煦啞然失笑,覺得自己小看武植了。隨其對他的提議感到好奇,提起了興致,笑著說道:“不知武卿家想組建什麼樣的新軍?可有章程?”
“回稟陛下,臣欲從步兵禁軍中挑選五百名官兵組成新的營隊,由臣加以訓練數日後,十天半個月後再隨臣奔赴西北前線,為朝廷建功立業。不知陛下可否應允?”武植見狀覺得有戲,連忙把心中所想一股腦兒的說了出來。
“朕準了!”趙煦沉吟片刻,頷首說道。接著他又問道:“新軍何名?”
“赤衛營!”武植不假思索,隨口應道。
“好!武卿家聽宣!擬旨:擢武卿家朝請大夫,樞密都承旨,勳遊擊將軍,調涇源路兵馬鈐轄公幹,兼領龍神衛右廂都指揮使,領新軍赤衛營,訓練新軍,即日起從龍神衛左右兩廂中選拔一千人組成赤衛左右兩營,營指揮使等眾將皆由武卿家擬定,報以朝廷準批即可。十五日後即刻奔赴前線。”趙煦高聲說道,他也懶得跟眾位大臣商量了,臨時起意直接就宣佈了任命結果,而且還索性給武植加擔子,正好這段時間神衛右廂指揮使劉炳能丁憂在家,武植恰好可以頂上空缺。
眾文武百官聽罷,均被嚇了一跳,武植也覺得有點出乎意料。
好傢伙,趙煦為了要任用他,直接把他從從六品的京官提拔到了從五品的京朝官,連升兩級,而且還身兼三職,文武兼任,給了武植最大的自主決斷的權利!
眾人面面相覷,蔡京和蔡卞等人張了張嘴想說話,可還是沒能開口。官家趙煦已經決定了的旨意,他們即使說了也是白說,白費勁也不討好。
章淳訝異中還帶著些許的高興,有武植在西北前線幫章楶,那成功退敵的機率就大得多了,到時作為統帥的堂兄功德圓滿,平步青雲指日可待,整個家族都有榮光。
見到趙煦這樣的安排,武植知道自己不日就要往西北前線走一趟了。樂見其成,武植也希望自己能在軍事上有所斬獲積累軍功,日後才能有資格掌握軍隊,手握兵權,實現自己的願望。
塵埃落定,武植總算鬆了一口氣。
“謝過陛下!臣定當竭盡所能,不負陛下厚望!”想到這,武植心中篤定,看到趙煦正眼神灼灼的注視著自己,連忙躬身行禮,高聲謝過。
他語調平和,不喜不悲,並沒有流露出多大的驚喜和激動,可謂寵辱不驚。眾人見狀又是一陣哀嘆,各種情緒紛雜難言。章淳和趙煦看到他如此沉穩鎮靜,也不禁讚歎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