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植之所以要組建新軍,目的很明確。一是他意欲壯大實力,就需要有自己的嫡系力量,尤其是軍事方面的嫡系力量;二是他需要培養自己的人,林沖、王進、索超、厲鎮國、司方國等人都可以安插入新軍中,讓他們在新軍中磨礪成長,能成為他以後行事的助力。
散朝後,武植跟隨手捧著聖旨的楊戩,出了皇城,兩人坐上由小宦官駕馭的馬車就直奔外城而去,龍神衛就駐紮在外城的曹門附近。
待兩人慢悠悠地坐車來到龍神衛右廂大營前,只見大營周圍戒備森嚴,營門口站著兩個身著紅衣鎧甲,手持長槍的禁衛,警惕地看著武植和楊戩走過來,虎視眈眈。
“來者何人?止步!”待武植和楊戩走近營門,兩名禁衛連忙橫槍攔截,喝問道。
“大膽!這是你們的右廂都指揮使大人,還不快大開營門請人進入?”楊戩呵斥著兩個禁衛,想上前推開兩人,卻被兩名年輕禁衛寒光森森的長槍給擋住了。
楊戩還待張口欲言,武植抬抬手製止了他,楊戩連忙住口,退到一邊。他現在對武植可是敬畏有加,他記得第一次帶著武植進宮時還是八品小官,才一年多的時間裡,待他第二次帶人進宮時人家竟連升五級,搖身一變成了從五品的樞密都承旨和都指揮使,還身兼數職,這把他嚇得靈魂出竅了。
武植從楊戩手上拿過聖旨,揚給兩人看看,然後和氣地對他們說:“兩位兄弟好!我是你們新的右廂都指揮使武植,勞煩你們給副都指揮使通報一聲,我們要奉旨進營公幹。”
兩名禁衛看了看武植那年紀輕輕的樣子,又看了看他手中的所謂聖旨,將信將疑,兩人對視一眼,左邊的禁衛就轉身往軍營裡去,估計是去通報副都指揮使大人。
不出片刻,營房裡急匆匆走過來兩個人,前面的是一個面色黝黑體格健壯的精壯漢子,國字臉,身著錦袍,看起來四十來歲,後面跟著的正是進去通報的那個禁衛。
“是武大人嗎?孫某有禮了!”龍神衛右廂副都指揮使孫新來到武植面前,連忙作揖行禮。他還沒有得到朝廷的旨意,不知道都指揮使大人已經換人了,但武植的大名可是如雷貫耳,他也不敢怠慢。
“孫大人好!”武植回禮後,隨其把手中的聖旨展開,拿給孫新看。孫新看罷,嚇得連忙單膝著地,連聲高呼:“見過指揮使大人!”旁邊的兩個禁衛也嚇得趕忙單膝跪地,心驚肉跳。
“起來吧!帶我進營。”武植不想廢話,直截了當地說道。
孫新瞪了兩個禁衛一眼,立即起身,熱情地領著武植和楊戩進入神衛禁軍營房,待武植在帥帳中入座後,孫新急忙吩咐一個禁衛擂起了聚將鼓,擂鼓升帳。
鼓響半天后,各位軍指揮使、軍指揮副使、營指揮使、營指揮副使才稀稀拉拉地來到帥賬,一百多號人黑壓壓地擠滿了賬營,嘰嘰喳喳,吵吵嚷嚷。
坐在正中帥座上的武植看著這幫拖拖拉拉毫無正形的將官,不禁暗中搖頭嘆息:“怪不得宋朝八十萬禁軍都被西夏和遼國打得滿地找牙,不是沒有道理的。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他要組建新軍的思路看來是對的。
先後到來的眾位將官看到帥座上坐著一個二十歲左右的小官(武植還沒有來得及換上官服,還是從六品開封府判官的穿著),而正六品的副都指揮使孫新卻只能杵立在下首,旁邊還有一個面白無鬚的宦官,都不禁暗暗詫異,不斷地在心中猜測揣摩著。
武植看眾人來得差不多了,站起身,朝楊戩示意了一下,楊戩見狀忙拿起桌面上的聖旨,尖著嗓子喊道:“聖旨下!”眾將官聽罷連忙單膝著地跪下,靜聽楊戩宣旨。
待楊戩把聖旨上的旨意宣佈完畢,眾人久久地沒有回過神來,待孫新高呼“拜見都指揮使大人!”眾人才驚醒過來,急忙跟著高呼:“拜見都指揮使大人!”武植這個都指揮使大人的年輕讓他們震撼不已。
“眾位免禮!”武植壓下心頭的不快,抬手示意眾人起來。待眾人起身站好後,武植平靜地依次掃視過眾人一眼,再次說道:“本官來此有三件事需要宣佈,一是奉旨接管龍神衛右廂大營,跟大家見個面;二是奉旨從龍神衛中選拔人員組建新軍,跟我上前線建功立業;三是本官主要精力放在訓練新軍上,以後右廂的事宜由孫大人負責!”
武植隨後跟眾將官宣佈了選拔標準:一是要年輕,年紀最好不要超過四十週歲;二是能服從命令,令行禁止;三是投擲能力要強。他把具體事項交代給孫新,由他負責在三天內選拔出聽話且投擲能力出眾的一千名禁衛來。
交代完畢,武植隨之帶著楊戩離開了軍營,絕不拖泥帶水。眾人誠惶誠恐地目送他離開,武植,狀元郎,二十歲的右廂都指揮使,他們被震撼得還沒有回過神來。
待武植回到家中,把情況跟武修、鳳娘、金蓮和小娥等人述說後,眾人是又喜又愁,喜的是武植高升了,愁的是武植不久就要奔赴西北前線了,不知要離家多久。武植只好一一安慰著他們。
同時,武植找來索超一家和厲鎮國一家及司方國一起商談,詢問索超、厲鎮國、司方國三人從軍的事情,徵求他們的意見。厲鎮國的父母和姐姐已經於九月中旬被武植派出的四個手下給接回了京城,如今就跟大夥住在一起,武植的家裡又多了三個勞動力,武修和鳳娘一下子又輕鬆了許多。
習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索超一身超凡武藝,現在能有機會為朝廷效力,建功立業,索延慶和楊氏高興都來不及,怎麼會不答應呢?聞言,自然是滿口應允,索超更是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