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漢廚> 第二百九十四章 這是釜底抽薪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九十四章 這是釜底抽薪啊 (2 / 3)

這天下,還亂不了。

匈奴種,誓滅之!

劉徹如此作想,側頭看向衛青、張騫、蘇建、公孫賀等武將,臉色漸漸舒展開來,淡然問道:“你們呢,身為粗鄙武夫,除了慣於征戰沙場、奮勇殺敵,可有法子籌措一大筆錢糧用來賑災?”

“陛下,微臣倒有一個好訊息。”

不等衛青起身,在朝堂上向來低調的博望侯張騫站起身來,走到大殿中間位置,規規矩矩的躬身施禮,道:“陛下,據微臣所知,長寧侯楊川、平陽侯曹襄、羽林校尉霍去病、羽林郎李敢等人屯田朔方郡,如今,正在搶收夏糧麥子,應該能大獲豐收;

朔方郡新墾良田百二十萬畝,其中,絕大多數都在大河東、西兩岸,他們幾名少年人組織人手沿著上游挖掘引水支渠,大興水利,在其他郡縣、乃至關中之地旱情蔓延時,朔方郡的良田卻在麥熟前澆了兩次水;

聽說,朔方郡的水澆地,一畝田,差不多能收麥子兩石有餘……”

一石糧食,差不多就是一百八十斤左右。

‘嗡’的一聲。

不等張騫的話音落下,朝堂上,滿朝文武登時便議論起來,卻無非是半信半疑,自是對一畝新墾荒田收成兩石有餘的小麥,誰都不太信服。

尤其是大農令桑弘羊,更是冷笑連連,站起身來質問一句:“博望侯,朔方郡糧食大獲豐收,可是你親眼所見?”

張騫頗為冷淡的說道:“這大半年來,某家不曾去過朔方郡,自然是聽人說過的。”

桑弘羊搖頭,道:“道聽途說之言,也要拿到朝堂上說與陛下?”

張騫懶得理會桑弘羊,轉身面對劉徹,再次躬身施禮道:“陛下可派人前往朔方郡檢視一回,一畝田到底收穫多少麥子,自然一清二楚。

微臣想說的是,長寧侯楊川、平陽侯曹襄、羽林校尉霍去病等幾名少年,在上林苑墾荒屯田三十萬畝,今歲遭遇大旱,卻依然能大獲豐收;微臣昨日才去過那邊,人家的一畝田,足足可收穫五百斤小麥。”

劉徹微微點頭,陰沉僵硬的臉頰,終於慢慢鬆弛下來,笑問一句:“博望侯,你的意思是說,楊川、曹襄、霍去病、李敢等人的屯田,可解決一部分賑災糧?”

張騫躬身道:“正是。”

“朝廷大舉推行屯田制,首要是為了就近解決我戍邊大軍的糧秣和後勤給養,是開疆拓土、經略邊疆地區的重要舉措,本不該動用屯田的糧食。”

“然而,事有緩急,今歲天下大旱,再過三個多月就是秋風寒涼的時節,飢寒交迫下,百姓人勢必會遭一場大災,朝廷必須要提前做好賑災的準備。”

這一番話,就說的正氣凜然,光明磊落,讓劉徹好一陣舒坦,忍不住調笑一句:“博望侯,當初可就是你坑了長寧侯楊川,讓他差點命喪漠北,聽說到現如今還在生你的氣呢?

怎的,這一次倒是全力為他說好話了?”

張騫搖頭苦笑:“陛下此言,羞殺微臣了。”

劉徹察言觀色,眼見得張騫的一張大黑臉早已變得黑中帶紫,顯然對當年坑害楊川一事頗為介懷,自然不好繼續調笑。

他嘆一口氣,道:“楊川、曹襄、霍去病、李敢幾個少年人在上林苑屯田三十萬畝,讓他們幾人倒貼進去太多的錢糧,朕還想著要不用頭三年的收成頂賬呢。

如今,欠著人家的賬沒有還清楚,卻又要伸手要糧食,朕心裡挺不是滋味呢。”

張騫道:“事有緩急,情有可原。”

“陛下,微臣願意捐出家裡一半的財帛錢糧,用以此次賑災,一方面,是為我大漢百姓人能有一口吃食,支撐到秋糧下來;另一方面,也算是感念陛下這些年來的恩情,為君解憂耳。”

劉徹目光閃動,微不可查的點點頭,溫言笑道:“你家的那點財帛錢糧頂個屁用,無非是杯水車薪,根本就不頂用啊。”

張騫卻固執的搖頭,道:“積小成多,也算是微臣的一片心念……”

劉徹轉首,看向靠在一根廊柱上打盹的大長門崔九:“崔九,博望侯張騫願意捐出家中一半財帛錢糧用之賑災,你可得好好記錄在案,等熬過這一段艱難歲月,朕一定雙倍奉還!”

崔九似乎從睡夢中驚醒,半眯著眼,雙手攏於袖中,面無表情的應承一句:“記下了……”

……

博望侯張騫帶頭捐出一半家財用以賑災,緊接著,衛青、蘇建、公孫賀、李廣、李息、路博德等武將也紛紛慷慨解囊,捐出一半家財錢帛賑災。

零零總總的,在三五日內,竟湊了將近三百萬石糧食、九千五百多匹絲絹綢緞等,再加上官倉和內府的一點錢糧,元朔五年的旱災差不多也就能扛過去。

對於這個結果,劉徹還是頗為滿意。

到底還是這些粗鄙武夫直爽,渾然不顧文官們的明示、暗示,說捐便捐,根本就不會推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