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漢廚> 第二百九十四章 這是釜底抽薪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九十四章 這是釜底抽薪啊 (1 / 3)

四五月份之間,漢帝國出現大面積旱災,關中一帶的莊稼受災嚴重,眼看著減產一半以上。

甚至,有些權貴之家的幾萬畝良田,因為旱情影響,出現大面積絕收,就連種子都收不回來。

其中最為嚴重的,便是北方的雁門、定襄、雲中、九原諸郡,因為沒有提前挖掘足夠的引水渠、蓄水池和澇壩,導致七八成以上的莊稼減產、絕收,一場百十年一遇的大饑荒在所難免。

各地的奏章文書雪片般飛向長安城,除了伸手要錢要糧食,好像沒幾件令人心情舒暢的好事發生。

長安城,未央宮裡。

劉徹焦躁得不行,想要無能狂怒一番,卻終於還是按捺下來,將文武大臣召集進宮,就商量著如何度過眼下的難關。

丞相公孫弘、大農令桑弘羊、御史大夫兒寬、內長史汲黯等一眾文官,人人上火,嘴上起泡,看上去竟有些焦頭爛額的模樣,讓劉徹心下更加惱怒。

文景之治幾十年積攢下來的錢糧無算,在與匈奴大戰之前,倉廩充盈,二十年前的陳糧都快腐爛發黴,堆積如山的錢幣,因為沒什麼用處幾十年沒挪過窩,穿錢的繩子都腐爛不堪,只能任其堆積……

想想那個時節,其實每隔三五年,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災情,旱災,水災,兵災,都不需要他這個做皇帝的開口,丞相府、大農令等衙門隨便劃拉幾下,源源不斷的錢糧便會被運往災區。

可是!

看看如今,接連幾場大戰下來,漢帝國都窮成什麼樣子了?

官倉早已虛空,就連皇帝的‘小金庫’內府,如今也是捉襟見肘,就連北伐大軍的糧秣兵械等都還需要東拼西湊,哪裡來的錢糧去賑災……

“三輔六郡,因為旱情嚴重,很多地方的莊稼絕收,眼看著便要發生饑荒,諸位可有什麼法子籌措賑災錢糧?”

劉徹一臉疲憊的問道:“公孫丞相可有話說?”

公孫弘端然跪坐在右下首的案几之後,聞聽得皇帝點名,連忙拱手道:“陛下,今歲天下大旱,三輔六郡之地大面積糧食減產十之七八,不少地方可能還會絕收,大致計算,所需賑災錢糧約莫三百六十三萬石,錢幣絲帛桑麻等物不計其數;就眼下來說,長安城附近的太倉、甘泉倉、華倉和京師倉,總計不過六百三十萬石糧食;

而且,這些糧食乃緊急儲備糧,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可輕易拿出來。

至於說其他地方的倉廩、武庫,經過這幾年大戰下來,也差不多隻剩下緊急儲備糧,前幾日,老臣與大農令桑弘羊核算過一遍,最多也就籌措九十一萬六百三十二石糧食……”

公孫弘侃侃而談,對漢帝國的倉廩儲備瞭如指掌。

不過,劉徹聽著卻徒增煩惱。

公孫弘雖然沒有明著說,可話裡話外的,滿朝文武大臣誰都能聽得出來,之所以造成眼下籌措不出賑災錢糧的根本原因,無非就是因為皇帝堅持與匈奴開戰,掏空了倉廩。

好不容易等到公孫弘講說完畢,劉徹冷著臉看向桑弘羊:“大農令,你也算上一賬吧。”

桑弘羊拱手道:“倉廩、武庫錢糧儲備,的確如公孫丞相所言,已然觸底緊急儲備糧,委實拿不出更多的糧食。”

劉徹點頭,環視一圈,道:“還有誰來算一賬?”

眾人盡皆默然。

朝堂上的緘默,讓劉徹很生氣。

當初,登基不久、年歲尚輕的他決意要與匈奴全面開戰,一次失敗的‘馬邑之謀’,耗費錢糧無數,最終無功而返,就讓這滿朝的文武大臣緘默過;如今,在長平侯衛青指揮的幾次大戰中,連戰連捷,打得匈奴人抱頭鼠竄,收復了朔方、九原等大片領土,算得上是‘武功蓋世’了。

可是。

也正因為這幾場大戰下來,硬生生的把‘文景之治’幾十年的老本兒打掉了大半,就算公孫弘、桑弘羊等人不說,難道他這個當皇帝的不清楚?

諸人如此消極怠工,無非是不想打仗了。

想想也是啊,想當初,他這位大漢皇帝一力主張要與匈奴開戰時,就是這些老成謀國的大臣紛紛勸諫,一個個的泣血上陳,似乎這一打仗就要死人,一死人就要亡國,亡國了,這座狗屁大漢朝也就沒了。

也正是這些所謂的讀書人,為了一時的和平,寧願把好好的漢家女剝洗乾淨、跪著舔著、哭著嚷著的送到漠北草原上,只求在有生之年,匈奴騎兵不會大舉南下。

同樣被送過去的,還有糧食,鐵器,錢帛,鹽巴,金銀,玉石,琉璃器,陶器。

還有。

大漢朝的顏面和名聲。

留下的,只有那無盡的羞辱、憤怒與憋屈!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高高在上的劉徹,在心底間默默吟哦外甥曹襄的這篇‘大作’,莫名的就溼潤了眼眶,藏於袖中的拳頭緊緊捏住,骨節發白;然後,又默默鬆開,手心裡卻早已是兩把溼淋淋的汗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